[中国赞]大家高看了洪秀柱,她与朱立伦,马英久,芦秀燕,籁清德都是一路货色,独台务实工作者,双面人作派,她们不会支持郑丽文这样的统派人士,还会挖坑使绊,不让郑丽文上位的,不信等着瞧,看她们做的事就知道了。 (信源:台海网——下一个尝试拉下民进党的人是她吗?) 国民党内部又吵起来了。现任主席朱立伦为了823反罢免行动,将党主席改选从7月推迟到9月,本意是想稳定军心,没想到却捅了马蜂窝,一场党内风暴就此引爆。 这场纷争表面看是人事安排,根子里却是路线的生死对决。一方是台中市长卢秀燕,她代表着一种精打细算的现实主义,先稳住地方实力,对敏感议题保持模糊;另一方则是郑丽文,她高举“纯蓝”大旗,要用清晰的立场和强硬的姿态,为国民党找回失落的灵魂。 卢秀燕突然宣布不选,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但细想之下,这完全是她个人政治前途的“最优解”。这位女市长做事向来精明,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做满任期,积累声望,然后直指2028。 对她来说,现在的党主席位子是个烫手山芋。国民党没钱,连党工薪水都发不出来,接手就得去募款。党内派系复杂,对外还要处理蓝白关系,桩桩件件都是苦差事。 更重要的是,深蓝阵营的张亚中等人早就质疑她是“蓝皮绿骨”,一旦坐上党魁大位,她在两岸问题上的模糊空间就没了,等于提前暴露自己,得不偿失。 党内元老洪秀柱看得很透彻,直接点出卢秀燕这是“瞻前顾后”,缺乏“担当”。这种评价虽然刺耳,却也道出了实情。卢秀燕的算计,是一个成熟政客的本能,但对于一个急需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的政党而言,这种“聪明”却显得格外冰冷,也让领导核心的位置出现了真空。 卢秀燕退了,空出来的位置,立刻有人补上。郑丽文的出现,像是对国民党近年来温吞路线的一次激烈反叛。她被支持者称为“第二个洪秀柱”,立场鲜明得不留任何余地,公开认同“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旗帜鲜明地主张统一。 郑丽文的经历本身就很有故事性。她19岁加入民进党,后来却因无法认同“台独”而选择离开,甚至为此付出过代价,因政治文宣案被判刑三个月。这段曲折的过去,让她在深蓝支持者眼中,多了一份为信念付出的悲情色彩,也让她“择善固执”的形象更加突出。 如今她站出来,话说得极重,誓言当选后要“不留情面地清除”党内影响团结的人,要让绿营“头皮发麻”。这种破釜沉舟的姿态,精准地击中了基层支持者对“软弱”领导的厌倦情绪。这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她的强硬能凝聚最坚定的支持者,也可能吓跑中间选民。 从挺卢派李乾龙公开炮轰朱立伦,到年轻一代的凌涛发文反击,这些台面上的口水战,背后都源于全党对“软弱”的长期不满。 从马英九到江启臣再到朱立伦,国民党主席“软绵绵”的形象几乎成了一种原罪,导致党内一盘散沙。朱立伦一句“心灰意冷”,道尽了这个位子的辛酸与无奈。 现在,国民党面前摆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是卢秀燕式的,先在地方站稳脚跟,用实力说话,但这可能让党中央持续空心化。另一条是郑丽文式的,先从思想上统一队伍,建立强力核心,再由上而下整合,但这又可能因为路线太“纯”而失去弹性。 所以,这次选举远不只是选出一个人来当主席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决定党魂归属的公投。是选择在模糊地带里精巧地腾挪,还是选择回归本源,来一场成败难料的冒险?国民党必须给出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将决定它的未来。
徐巧芯开始行动了,徐巧芯邀请张亚中讨论我是中国人对岛内民众造成的影响。徐巧芯
【10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