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MIT女生辍学创业融1.5个亿00后女孩AI创业2年融资1.5亿元
谁能想到,最近在创投圈刷屏的一款AI自动化工具,背后站着的竟是一位00后华人女生——Jessica Wu。
她创立的公司Sola Solutions刚完成2100万美元融资,由a16z和Conviction分别领投。这家公司成立还不到两年,就已经打进了全球财富100强、AmLaw100律所,甚至被摩根大通用来做法律流程自动化。
Sola的产品主打企业级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目标是做RPA界的Copilot,不需要写一行代码,只要用户录屏演示一遍操作,系统就能自动生成流程脚本,在桌面或浏览器中完成数据抓取、文档处理等重复性任务。
流程变化了怎么办?用户反馈来了怎么办?系统也能自动修正逻辑、调整步骤。换句话说,非程序员也能用AI写“机器人”,替自己干体力活。
而这个点子,来源于Jessica过去在金融行业的真实痛感。
在MIT就读时,她跨界研究数学、计算机和金融,曾在对冲基金做量化建模,项目做得顺风顺水,但后台流程效率低得让人抓狂。她亲身体验过传统RPA工具的“反人类”,于是萌生了亲自做一个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她不是一个人。
从大一开始,Jessica就跟Neil Deshmukh一起做项目,这次创业也不例外。两人一拍即合,从MIT辍学,合伙创立Sola。
Neil是那种14岁就能用AI守卫自己卧室的“技术宅”,在MIT和IBM联合实验室主攻计算机视觉和多模态强化学习,还开发过无代码机器学习平台,为生物学家服务。
两人的分工是:Jessica主抓产品、设计与市场,结合自己的金融背景打通落地场景;Neil负责AI架构和系统实现,确保每个流程跑得高效又稳定。
最初团队只有5个人,连总部都设在了偏离硅谷的新泽西。但就是靠着这种“贴地飞行”的打法,他们一点点打磨产品,与传统行业客户面对面验证需求。
Jessica在采访中说,Sola的目标是“接管人们其实并不想做的所有体力劳动”。产品真正打动投资人的,也正是这种面向非技术用户的“可用性”。
投资人郭睿就曾表示,真正想做成事的AI创业公司,必须走出硅谷。而Jessica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Sola的技术已经被应用到金融、法律、医疗等多个行业,从今年年初以来,收入增长了5倍,流程运行量翻了一番。摩根大通的法律运营主管甚至评价:有了Sola,他们团队再也不需要工程师也能做自动化,“Sola让AI变得触手可及”。
而Jessica Wu的履历,也不只是“技术背景强”这么简单。
她在MIT主修数学和计算机,研究方向涵盖混沌理论、代数数论、AI模型和软件构造,写过用Python模拟混沌系统的程序,也研究过密码学中的唯一因式分解。
她曾在Citadel、Goldentree、Thrive Capital等对冲基金从事量化研究和交易,在医疗科技和加密货币初创公司写代码,还自己创办过服装品牌,连网站开发都亲自上手。
换句话说,她不是“斜杠青年”,她是“斜杠高压锅”:什么领域都尝试过,还都玩得转。
而Sola这个项目,正好集中了她过去所有经验的交汇点,产品敏感度、金融场景理解、技术落地能力,缺一不可。
而且这股“00后创业浪潮”,远不止她一个人。
- 同样从MIT辍学的四位创始人搞出了编程助手Anysphere,现在估值已经飙到99亿美元;
- 洪乐潼从斯坦福数学博士退学做AI量化工具,0用户0产品直接估值3亿;
- 陈源培做具身智能,在真实世界实现多技能控制双臂双手,师从李飞飞;
- 殷晓玥刚毕业就回国创业,做AI编程一体化平台;
- Mercor的三位创始人,连哈佛和乔治城都没读完,直接做了AI招聘系统,服务客户里就有OpenAI……
看来,AI时代真的属于这届00后了。 他们不只是卷技术,还卷产品、卷商业模式、卷执行力。
而Jessica Wu,不过是这个浪潮里跑得特别快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