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半年销量已超去年全年,毛利率超特斯拉,现金储备475亿元,小鹏做对了什么?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弥补战略上的愚蠢。要知道,车不是一天两天就造出来,一般认为一台车从立项到量产需要3年时间。小鹏、零跑赌对了电池价格的暴跌,就这么简单。 这就跟理想赌对了增程技术路线一样。2018年谁做增程,谁被骂,你是不是来骗补贴的,在资本市场上都很难融资。理想的估值一直比蔚来小鹏低很多。蔚来小鹏最高的时候市值1000亿美元,理想最高的时候470亿。当然,不否认王凤英以及全体小鹏员工的功劳。但是,方向对了,这是大前提。 2022年碳酸锂60万/吨。2025年碳酸锂6万/吨。2022年纯电卖一台亏一台,都是给宁德时代打工。G9价格接近40万,一看财报,毛利率还是不足10%。2025年大批电池厂产能过剩,包括宁德时代。mona卖12万且占一半销量,毛利率依然在15%以上。过去我们认为20万以下市场是比亚迪的天下,因为电池成本太高,比亚迪自己能生产电池,很难和比亚迪竞争。 但是,电池价格的暴跌改变了这个情况。小鹏的智能化优势在20万以下市场属于错位竞争。多少车企高管在拍大腿。某车企在2022年电池价格最高的时候停产了纯电车型,倒在黎明之前。广汽在战略层面真行业冥灯,电池价格最高的时候主打纯电网约车,卖一台亏一台。电池价格最低的时候跑去做增程插混。其实,广汽造车有技术有成本控制有渠道,但是,缺一个人进行战略规划。内部山头林立,谁也没办法说服谁。 未来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小鹏现在在赌纯视觉路线,其实就是在赌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不下来,芯片成本降不下来,算法问题解决不了。从硬件角度,激光雷达+摄像头大于纯摄像头。问题是,激光雷达要钱。因为增加了一个激光雷达,算力也要增加,芯片成本也要增加,为了适配这个激光雷达,算法理论上更难,需要更多的工程师。Orin-X芯片最贵的时候3000人民币一颗(蔚来李斌说的)采购成本,算上税,安装调试,合理的毛利,反映到售价5000-6000。 很多车企的激光雷达就是一个摆设,压根没有研发经费去开发智能驾驶算法。参考,蔚来es8当年4个Orin-X芯片三个激光雷达,es8的智驾表现如何,请蔚来车主在评论区发言。谁也没办法预测几年后电池价格会不会涨回去?涨多少?补能设施的建设情况,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提升,家充安装难度(消防安全)升高到什么程度。 电池技术的突破,固态电池什么时候量产?智能驾驶L3什么时候到来?理想在纯电上慢了半拍,属于战略失误,低估了电池价格的降速。因为李想在2018年的时候曾经预测过,电池价格会下降,但不会大幅下降。mega立项的时候是2021-2022年,电池价格最高的时候,那个低风阻造型可以降低能耗,最终实现降本的目的。但是,电池价格在2025年降下来了,低风阻造型提升的那点能耗,不如直接给个大电池,或者,直接降价。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伤害二百五。 蔚来的战略失误是低估了增程的过渡期。都说增程只是过渡,纯电才是将来,问题是这个过渡期是多久?3年5年,还是10年20年?蔚来某高管在2020年预测补能设施在2-3年内就会完善,做增程就是在赌补能设施不完善。从结果来看,蔚来赌输了,做增程的理想问界零跑赌赢了。别人都赚钱了,蔚来还在亏损。 所以,不要定性,要定量。ppt要少用高矮胖瘦、快慢长短、输赢强弱、优劣等这些主观词,因为都是正确的废话。只要......一旦.....很快.....就会......这是万能公式,你说的话永远是对的,但是,有用吗?
蔚来换电无视电池衰减是伪命题吗?最近3.0平台新8上了,标配100度电池,意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