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少女巴特曼,因臀部长得很“突出”,被人骗到英国,扒光衣服关进笼子让人参观。在

历史脑洞 2025-08-22 00:20:50

非洲少女巴特曼,因臀部长得很“突出”,被人骗到英国,扒光衣服关进笼子让人参观。在她死后,她的遗体还被做成标本,在博物馆展览了200多年。 19世纪初的南非,南非还是欧洲殖民者的“狩猎场”。巴特曼是科伊桑部落的人,这个族群的女性有个天生的生理特征——臀部特别丰满。这在她们自己看来,再正常不过,甚至是一种健美的象征。 他们是怎么骗巴特曼的呢?跟她说欧洲遍地是黄金,去那儿能当大明星,赚大钱,过上好日子。一个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年轻姑娘,哪经得住这种忽悠?她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签下了一份她根本看不懂的“合同”,就这么登上了前往地狱的船。 一到伦敦,美梦瞬间成了噩梦。她被带到一个叫皮卡迪利广场的地方,这里是当时伦敦最繁华的娱乐中心。但等待她的不是舞台,而是一个冰冷的铁笼子。塞萨尔兄弟粗暴地扒光了她的衣服,只留下一块遮羞布,然后像介绍一头珍奇野兽一样,向台下那些衣冠楚楚的“文明人”高喊:“来看啊!来自非洲的‘霍屯督维纳斯’!” “霍屯督”是当时欧洲人对科伊桑人的蔑称,而“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把这两个词硬凑在一起,那种赤裸裸的羞辱和恶意,简直扑面而来。 观众们像潮水一样涌来,他们花两个先令,就能近距离“欣赏”巴特曼。他们对着她赤裸的身体指指点点,肆意嘲笑,甚至有人用手杖戳她,命令她转身、跳跃,像马戏团的动物一样表演。巴特曼在惊恐和屈辱中度日如年,而塞萨尔兄弟则数钱数到手软。赚来的钱,她一分都拿不到,每天只能吃点残羹剩饭,晚上睡在马厩里。 在伦敦的“市场”饱和后,她又被转卖给了一个叫雷奥的法国驯兽师。你没听错,她像一件货物一样被卖给了驯兽师。在巴黎,她的境遇更加悲惨。除了继续被当成怪物展览,她还引起了一批法国“科学家”的注意。 居维叶和他的同事们,根本没把巴特曼当人看。他们想从巴特曼身上证明一个他们早已预设好的结论:非洲人种是低等的,是介于猿猴和白人之间的一个“连接环节”。巴特曼丰满的臀部,在他们眼里成了“原始”和“野蛮”的铁证。这种今天看来荒谬绝伦的“科学种族主义”,在当时却是“主流科学”,成了殖民主义和奴隶贸易最完美的借口。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让巴特曼在1815年的冬天凄惨地死去,年仅26岁。死因可能是天花、梅毒或者肺炎,总之,是被那个“文明世界”活活吞噬的。 就这样,萨拉巴特曼,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她死后,被肢解成了几件展品,陈列在法国人类博物馆里,供人“学习研究”。这一展,就是160多年。 时间快进到20世纪末,南非在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后,开始向法国政府提出一个要求:请归还萨拉巴特曼的遗骸,让她回家。当时的总统曼德拉亲自出面交涉。 但法国方面一开始是拒绝的。他们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博物馆的藏品是法国国家财产,不可剥夺。”说白了,就是还舍不得这件能吸引眼球的“特殊展品”。 这场“遗骸归还”的拉锯战,持续了好几年。南非人民不断抗议,国际舆论也开始关注。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下,法国议会在2002年通过了一项特别法案,同意归还巴特曼的遗骸。 2002年5月3日,在异国他乡漂泊了近两个世纪后,萨拉巴特曼的遗骸终于回到了南非的土地上。 南非为她举行了最高规格的国葬,她的家乡人民用最传统的仪式,将她安葬在甘托斯河谷的山丘上,一个可以俯瞰她出生地的地方。

1 阅读:59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