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技术倒退,是都变聪明了!增程车销量暴涨背后,藏着车企和用户的“小算盘” 很多人还在争论增程到底“高不高级”,但数据不会说谎。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增程式车型的销量一路狂飙,达到了惊人的116.7万辆,同比暴涨78.7%!从理想、问界,到长安、哪吒,甚至连马自达这样的“技术宅”也纷纷入局。 为什么一夜之间,大家都开始拥抱曾经被嘲讽的增程技术?原因很简单,这根本不是一场技术路线的“倒退”,而是车企和消费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共同做出的“精明”选择。 首先,帮车企算了笔“经济账” 在如今这个价格战打到“骨折”的时代,成本控制就是生命线。一套主流增程器的成本大约在1万元左右,而同级别的纯电车,仅电池包的成本就可能高达8万到13万元。这种巨大的成本差异,让车企有了更灵活的定价空间和宝贵的利润,能活下来,才能谈未来。理想汽车就是靠着增程路线,在2023年率先实现了盈利,这在“烧钱”的新势力中堪称奇迹。 其次,替用户解了“心头慌”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买车最怕什么?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这也是阻碍很多人拥抱纯电车的最大障碍。增程车解决了这个痛点:日常通勤用电,每公里成本低至一毛钱,享受纯电的静谧和丝滑;节假日长途出游,加油就能走,告别“抢充电桩”的噩梦。这种“可油可电、远近皆宜”的模式,可以说是当下中国用车环境下,算是没有焦虑感的解决方案。 所以,别再简单地用“落后”或“先进”来评价增程了。它能在今天大放异彩,恰恰说明它精准地切中了市场的脉搏——车企需要利润求生存,用户需要一个没有焦虑的电动化方案。
中国十大汽车集团的局面已构成:第一:比亚迪,上汽,吉利,一年400万台左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