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决定公开邓稼先的身份,许多亲友问许鹿希:他还活着吗?说起邓稼先,相信很多人都深知他身为“两弹一星”功勋,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然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他的贡献,在其离世前才得以公开。 那时的他,瘫卧在病床上,消瘦无比,身上的每一处地方都止不住流血,需要每小时注射镇定剂才得以缓解。 妻子许鹿希坐在床前,日日夜夜守着几乎失去意识的丈夫。同样身为科学家的她明白,虽然身不由己,此时丈夫的心里,一定无上光荣。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永远离开了世界,享年62岁。 邓稼先去世前,检查出来肠癌晚期。与普通病人不相同的是,他的病,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辐射,因此恶化迅速。 邓稼先的病不是一日两日了,由于常年与核武器打交道,日积月累,多次暴露在核辐射中,因而落下了病根。 1979年,一场试验事故让邓稼先的身体开始恶化。在试验中,氢弹的降落伞没有成功打开,他心急如焚,周围人的劝阻他完全不管,而是立即跑到现场去检查,徒手捡起了实验残片。 不久后,医生发现他的肝脏功能受损,白血球异常,骨髓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死神在他的生命里,按下倒计时的开关。 身为首席科学家,邓稼先对眼前残片的危险了如指掌。 他知道自己肯定会被辐射影响,但为什么会在风险面前,如此义无反顾?因为他认为,在祖国、在科学、在真理面前,个人太渺小,不值得一提。 邓稼先清楚,事故的原因只有他一人才能判断,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让更多人冒着风险。在当时冷战的背景下,各国纷纷搞“军备竞赛”,美苏关系恶化,战争的火药一点即燃。 谁能在越短的时间内掌握核武器,谁就能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时间就是生命。 短暂的休息后,他马上回到试验场。由于是机密,很少有人知道,在祖国边疆的戈壁滩上,有这样一个人,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在烈日下燃烧自己的青春。 邓稼先的爱国是难以用文字言尽的,他的信仰里,把国家和核武器放在最高位置。从西南联大的物理系毕业后,他选择赴美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没有选择富足的生活,而是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国家。 美国人用社会地位和金钱,希望能留下他,但受到了邓稼先斩钉截铁的拒绝。他要去奉献祖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他就坐上了归国的轮船。 隐姓埋名的28年内,他从未公开发表一篇论文,家人也不清楚他到底在哪工作,甚至很多人都推测他已经去世了。 当中央军委公开身份的时候,亲友们惊讶地问妻子许鹿希:“他居然还活着吗?” 当蘑菇云在戈壁滩升起时,那不仅是物理反应的光芒,更是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他走时,大漠的风沙呜咽,实验室的仪器反射寒光,而历史的天空永远镌刻着他一生的选择。 临终前,他留给妻子,留给后人最后一句话:“如果还有来世,我还会选择中国,选择核武器,选择你。” 参考资料: 央视一套 《隐姓埋名28年!生命最后时刻,他的这段话看哭了很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两弹元勋”邓稼先:许身国威壮河山》
中央军委决定公开邓稼先的身份,许多亲友问许鹿希:他还活着吗?说起邓稼先,相信很多
菊苣花草园
2025-08-22 12:08:15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