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8月,李世贤没有护送幼天王去湖北,而是转战福建、广东,太平天国失去了东

史海奇报屋 2025-09-29 11:55:11

1864年8月,李世贤没有护送幼天王去湖北,而是转战福建、广东,太平天国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李世贤也自食其果。李世贤但凡格局大一点,在江西接应幼天王,太平天国还是能支撑一阵子。 曾国荃的湘军,都忙于发家致富,没人愿意去堵住缺口,许多太平军高级将领与文官都顺利出逃。忠王李秀成,若非农夫陶大兰贪恋财宝,向湘军告密,李秀成也许能躲过一劫。 天京陷落,不意味着太平天国就失败。由于天京缺乏粮草,诸侯王都没率兵回来勤王,故而太平天国有生力量尚存,还有数十万人马,实力不容小觑。 数十万太平军在外地征战,幼天王又逃出天京,太平天国东山再起的希望还是非常大。有军队,有旗帜,就有希望。幼天王活着,太平军就有奋斗目标,就有一面战斗旗帜,这是胜利的保障。 幼天王来到广德,洪仁玕、黄文金等将领前来迎接,把幼天王带到湖州。洪仁玕、黄文金商议过后,认为湖州四面受敌,并非建立基业的地方,便打算前往湖北找陈得才,然后一起去关中发展。 关中是什么情况呢?陈得才两次远征,在关中影响力很大,梁成富的还在甘肃一带作战,太平天国在关中有一定的基础。再则,关中清军力量薄弱,远离湘军与列强势力范围,太平军压力会减轻。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关中都是太平天国东山再起的希望。但是,想要顺利抵达关中,就必须前往湖北找陈得才。陈得才手中有20万人马,大多从关中招募,他们也希望回到家乡发展,是太平天国可以依靠的力量。 如何才能顺利抵达湖北呢?关键在手握30万大军的李世贤、汪海洋,只要李世贤愿意在江西配合洪仁玕、黄文金,幼天王就能冲出江西,避免被湘军拦截。 洪仁玕政治能力强,带兵打仗则是门外汉,啥也不懂。黄文金作战勇猛,但所部精锐不多,纪律太差,很难独自应对湘军围追堵截。如此,他们必须依靠李世贤的支持,李世贤成为太平军新的希望。 李世贤是什么情况呢?他一直瞧不起洪氏家族,痛恨洪秀全无能,又分割自己的权力,故而不愿意配合。要知道,堂兄李秀成想回天京,李世贤则建议兄长效仿耶律大石,抛弃洪氏王朝,自己建立江山,但李秀成不同意。 李世贤瞧不起洪秀全,自然也就不把在温室中长大的16岁幼天王放在眼里,他不愿意配合洪仁玕。得知幼天王军团进入江西,李世贤立刻从抚州、建昌南下转战福建、广东,汪海洋无奈,也只能跟着李世贤。 得不到李世贤协助,黄文金又恰巧阵亡,幼天王军团无将可用,结果被席宝田一次偷袭就全军覆没。洪仁玕、幼天王成为俘虏,押送到南昌沈宝祯大营,受凌迟而死。 幼天王遇难,对太平天国而言是致命打击,各地太平军没了旗帜,军心涣散,士气低迷,结果可想而知。陈得才军团,20万大军溃败,大多投降僧格林沁,全部被坑杀,陈得才不想受辱,服毒自尽而亡。 李世贤也自食其果。起初,李世贤连战连捷,在闽东开辟了根据地,但没有幼天王这面旗帜,太平军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汪海洋不配合李世贤,导致李世贤在漳州溃败,而后被汪海洋刺死。 汪海洋刺死李世贤之后,又担心其他诸侯王抢夺权力,又设计杀害许多比自己资历高的诸侯,南方太平军内部离心离德。如此,嘉应州之战,汪海洋也被部下出卖,战斗中被叛徒击中,不治身亡,南方太平军覆没。 天京陷落后,太平天国并非没机会东山再起,可惜内部不是一条心。李世贤如果格局足够大,先放下成见,配合洪仁玕作战,掩护幼天王去湖北,然后跟着陈得才返回关中,则一切都有可能。 幼天王在关中发展,清军注意力集中在西北,而太平军战斗旗帜仍在,李世贤在南方作战也更加顺利。李世贤放弃建昌、抚州,不配合洪仁玕,结果都是输家。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史海奇报屋

史海奇报屋

屋内奇报,历史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