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罗芳珪,1937年南口战役中,他任国民革命军第13军89师529团团长,率部坚守阵地,面对日军狂轰滥炸,激励官兵“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多次击退日军。8月21日,阵地被突破后,他亲率预备队反击,与日军展开白刃战,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最终壮烈牺牲。 那会儿的南口,就是块被炮火啃得稀烂的硬骨头。日军的飞机像饿鹰似的盘旋,炮弹砸在阵地上,土块混着弹片往天上飞,战士们趴在战壕里,耳朵震得嗡嗡响,手里的枪却攥得死紧。罗芳珪在战壕里来回走,军装被硝烟熏得发黑,嗓子喊得哑了,还是扯着声跟弟兄们说:“咱退一步,身后的家就少一分安稳,这阵地咱死也得守住!” 他不是光喊口号的人。日军第一次冲上来时,有个新兵吓得抖,他一把将人按在掩体后,自己端着枪就往外打,子弹擦着他胳膊过去,划出血口子,他抬手抹了把,笑着喊:“看清楚了!这些狗东西没什么可怕的!”那股狠劲,让原本发慌的战士们都定了神。 后来阵地被撕开个口子,日军跟潮水似的涌进来。罗芳珪二话不说,抓起步枪就带着预备队往上冲。白刃战最是惨烈,枪托撞得骨头响,刺刀捅进肉里的声音让人头皮发麻。他被流弹打中了腹部,血顺着军装往下淌,有人要扶他下去,他一把推开,咬着牙吼:“接着打!别退!”直到最后一口气,他的手还攥着枪杆,眼睛盯着日军冲来的方向。 他牺牲时才三十岁,正是能扛事的年纪。可在当年的战场上,多少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把命扔在了阵地上。他们不是不怕死,是知道身后有要护的人、要守的家。“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话不是空的,是他们用命一点点撑起来的分量。
1934年,国民党一高级将领在旷野上残忍枪杀500多个手无寸铁的红军战士,蒋介石
【1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