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与豪格关系很好,多铎还拥戴豪格继位,可惜豪格不争气。历史上,多铎、豪格经常并肩作战,反而跟兄长多尔衮的关系一般。 影视剧中,多铎、豪格关系很差,差点就兵戎相见。多铎与多尔衮,一直瞧不起豪格,双方势同水火。 客观看待历史,不要被影视误导,多铎与比自己大几岁的侄子豪格关系很好,与多尔衮关系谈不上多好。 多铎、豪格关系有多好呢?可以从这两件事看出来,多铎还支持豪格继位,但豪格关键时刻掉链子。 1643年,皇太极驾崩,皇位悬而未定,各方势力展开争夺。多尔衮、豪格,这2人竞争最激烈。 崇政殿会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多尔衮是实力不足,不敢表态当皇帝。要知道,多尔衮此时掌握的镶白旗,有15牛录是兄长阿济格的,都做不到完全控制。 豪格是什么情况呢?皇长子,手握正蓝旗,两黄旗支持,两红旗与镶蓝旗倾向支持,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被多尔衮趁虚而入,6岁的福临继位。 豪格没能继位,多尔衮也是如此。此时,硕托、阿达礼想推倒崇政殿会议决定,拥戴多尔衮称帝,便找多铎帮忙。 多铎不理会,直接关上大门,都不跟硕托、阿达礼见面。可知,多铎与多尔衮关系一般,多铎不支持多尔衮。 豪格无缘继位,闷闷不乐。多铎告诉豪格:当时我们和礼亲王都决定支持你,奈何肃亲王不争气,不敢表态。 崇政殿会议之前,两黄旗贵族有过商议,一定让皇子继位,这是底线。为此,两黄旗的索尼、鳌拜等人,便相继找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郡王多铎,看他们的态度。 从贵族利益角度看,大家更倾向于单纯打仗勇猛的豪格,而不是文武双全的多尔衮。为何呢?多尔衮汉化太明显,势必削弱贵族势力。 多铎支持豪格,而豪格也愿意为多铎承担责任,不出卖这位盟友。范文程夫人事件,足以见证多铎、豪格叔侄关系之密切。 多铎瞧不起范文程,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包衣”而已。为此,多铎抢夺范文程夫人,把范夫人挟持到豫王府几个月。 范文程有苦说不出,但消息还是走漏,被多尔衮知道。弟弟犯错误,咋办呢?多尔衮很开心,削弱多铎的机会来了。 摄政王多尔衮,以顺治帝名义处置多铎,剥夺15牛录,与自己的镶白旗混编。接着,正白旗、镶白旗互换,多尔衮领正白旗,多铎领镶白旗,阿济格也隶属多铎。 把阿济格踢出去,多尔衮才算完全控制一个旗,里面都是自己人。此前,多尔衮只能算半个旗主,底气多少有点不足。 15牛录意味着什么?努尔哈赤分家时,多铎手握45牛录,八旗第一强。多尔衮、阿济格分别是15牛录,多尔衮还隶属阿济格。 多铎两次被剥夺牛录,第一次是多尔衮出征,多铎不去送行,多尔衮班师回朝,多铎也不去迎接。皇太极大怒,直接剥夺三分之一牛录,多铎很憋屈。 两次被剥夺牛录,都是跟多尔衮有关。就因为挟持范文程夫人,就剥夺15牛录,多铎自然恼火多尔衮,未免太小题大做,牛录可是命根子。 范夫人事件中,豪格站在多铎这边。多铎抢夺范夫人,豪格知道这回事,豪格没有劝阻多铎,也没向多尔衮汇报,朝廷查案时还包庇多铎。 多尔衮一并处理,豪格被斥责一顿,罚银3千两以及包衣数十人,良马十几匹。豪格不服,口出怨言,攻击多尔衮“缺陷”,被废除王爵。 可以说,多铎、豪格关系很好,并非影视剧中彼此是对手。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多铎与大哥阿济格关系好,跟多尔衮则一般。 历史上,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得力工具,是皇太极强化君权的一把利刃。多尔衮也支持皇太极的汉化政策,对付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 多尔衮得到的回报是,皇太极找借口剥夺阿济格镶白旗旗主,将其送给多尔衮。没有皇太极,多尔衮早就被边缘化,啥也没有。
多尔衮手握重兵为何不敢当皇帝?三大对手一个比一个狠!手握兵权、把皇帝当傀儡,多
【1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