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澳洲搞了次长途试驾,从墨尔本开到阿德莱德,全程快800公里,开的是辆电动车,本以为得一路找桩慌得不行,结果全程下来比开油车还顺。沿途服务区的充电桩比想象中密,甚至有些小镇的咖啡馆门口都装了慢充,老板说“现在来玩的游客,开电动车的比油车还多,不装桩留不住人”。
这事儿让我想起关口勋说的“出海是个系统工程”,真不是光卖车就行。比如澳洲紫外线强,他们就把车的防晒玻璃加厚了,座椅还加了通风功能;欧洲山路多,悬挂调校得更韧,过弯时侧倾特别小;就连充电接口,都根据当地标准做了适配,不用带转换头。据说他们在海外建的研发中心,一半工程师都是当地人,就为了精准踩中用户的需求点。这种“接地气”的操作,可能就是电动车在海外能慢慢铺开的关键吧?关口勋眼中的日产出海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