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富平县妇幼保健院,张素霞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医生。她的圆脸微胖,烫

瑶步踏花归 2025-08-23 00:23:59

1980年代,富平县妇幼保健院,张素霞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医生。她的圆脸微胖,烫着卷发,总是穿着熨烫平整的白大褂,笑容温和。她用陕西话安慰产妇:“娃没事,交给我你就放心!” 同事们说她业务扎实,家长们夸她耐心。那时的她,是许多家庭眼中的“救命恩人”。可谁也没想到,这身白大褂下,早已埋下罪恶的种子。 2010年后,张素霞的行为开始诡异。她常深夜独自出现在医院的废弃储物室,那里堆满生锈的医疗器械,空气里混杂着消毒水和霉味。她会锁上门,低声打电话,语气急促:“男娃,健康,3万块,赶紧定!” 原来,她早已和表弟潘某勾结,盯上了刚出生的婴儿。她的目标明确:偏远农村的家庭、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单亲产妇。这些人更容易被她花言巧语哄骗。 她的作案手法冷酷而高效。孩子出生后,她会谎称婴儿患有“先天梅毒”或“遗传畸形”,语气沉重:“这娃生下来也是受罪,不如再生一个。” 她递上伪造的诊断书,甚至私刻医院公章,逼迫家长签下《放弃治疗同意书》。绝望的父母含泪签字,以为孩子已“夭折”,却不知张素霞已将婴儿装进保温箱,藏在储物室,等待深夜交易。 2013年7月,一对双胞胎女婴的失踪,成了压垮她罪行的最后一根稻草。产妇王某回忆,孩子出生时哭声洪亮,可张素霞却说“双胞胎共用一条脐带,活不了”。 王某夫妇签了字,几天后却发现医院的“死亡证明”漏洞百出。他们报警,警方顺藤摸瓜,揭开了张素霞长达数年的贩婴黑幕。 2013年冬,富平县医院地下停车场B区,监控盲区。一辆黑色面包车停在角落,车牌被泥浆抹得模糊。 张素霞戴着医用手套,怀里抱着一个襁褓,里面是刚出生三天的男婴。她低声对买家说:“健康男娃,4万,赶紧带走。” 婴儿微弱的啼哭被引擎声掩盖,交易在几分钟内完成。买家递上现金,她塞进白大褂内兜,头也不回地离开。 张素霞的记账本成了警方最关键的证据。破旧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交易细节:婴儿性别代号“A/B”、出生日期、交易金额。 她每卖一个孩子,获利2万至6万元,累计非法所得超百万。警方发现,她将婴儿卖往山西、河南等地,部分被转入地下非法领养机构,甚至流向乞丐团伙。26名婴儿中,仅6名被成功解救,其余20个至今杳无音讯。 受害家庭的痛苦无10以言表。来国峰夫妇的女儿被诊断“先天梅毒”后失踪,妻子因自责精神崩溃,至今靠药物维持。 老人王某在派出所门前跪地痛哭:“我孙子手心有红痣,求你们帮我找找!”每当夜深人静,这些家庭点燃寻亲蜡烛,却不敢吹灭,因为那代表希望的破灭。 2014年1月14日,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席上的张素霞低头沉默。她的白大褂早已被囚服取代,烫卷的短发凌乱不堪。旁听席上,受害家属红着眼,攥紧拳头,仿佛要将她吞噬。 法官问:“被拐婴儿的下落在哪里?”她抬起头,冷笑一声:“带进棺材也不说。”这句话,像一把刀,刺进每个家属的心。 庭审揭露了她的罪行:26起拐卖案,7名婴儿死亡或下落不明。她不仅触犯法律,还摧毁了社会对医疗系统的信任。 检察官指控她“白衣恶魔”,背叛了医生的神圣职责。最终,法院判处她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全部财产。 判决后,张素霞未明确表示上诉。她的辩护律师称量刑过重,但受害家属却觉得远远不够。 来国峰在法院外哽咽:“死缓算什么?我的孩子呢?”网络舆论炸开了锅,网友怒斥:“这种人渣就该立刻执行死刑!” 张素霞的罪行并非孤立。2013年前,富平县医疗系统监管形同虚设。产科主任可独立开具《死亡证明》,无需复核;医院未联网公安DNA数据库,婴儿身份难以核实。 富平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多,部分家庭对“送养”习以为常,这给了张素霞可乘之机。 案件曝光后,陕西省痛定思痛。2014年起,全省推行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与公安联网验证,医院加强内部审计,严防类似事件。 全国打拐行动也借此升级,公安部DNA数据库扩容,志愿者团队走上街头,帮受害家庭寻亲。即便如此,20个失踪婴儿的命运,仍是未解之谜。 张素霞贩婴案,揭开了医疗系统监管的漏洞,也敲响了社会信任的警钟。26个婴儿,26个家庭,26段被偷走的人生。那些被救回的孩子,如今已长到十余岁,可他们身世的谜团仍未完全解开。

0 阅读:17
瑶步踏花归

瑶步踏花归

只会拙笔垦史田,阡陌纵横,当心脚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