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无聊至极! 乌克兰图书研究所 8 月 20 号说,8 月 18 号那天,俄罗斯派了四架无人机炸了苏梅。 其中一架正正好好砸在苏梅国立大学的一栋楼上,三层楼的房顶都塌了,楼下的图书馆着起大火,一万五千本书全烧没了。 那会儿正是学期末,好多学生还在图书馆里复习呢,警报一响,大伙儿慌里慌张往外跑。消防员和附近居民忙了一整夜才把火扑灭,可那些老书、研究资料早就成灰了。 苏梅国立大学在乌克兰东北边挺有名的,两万多学生在这儿上学,图书馆里藏了不少宝贝,有好些 19 世纪的老书,还有当地历史研究的资料,都是独一份的。 有个教授没说名字,就跟记者念叨:“这些书哪只是纸啊,那是咱们记着的历史,还有对往后的盼头。” 其实这学校不是头一回挨炸了。自打 2022 年俄乌打起来,苏梅离俄罗斯边境近,老成战场。 今年 4 月 13 号,俄军发了两枚伊斯坎德尔导弹,一枚直接砸中学校的会议中心,当时那儿正给乌军颁奖呢,34 个人没了,117 个受伤。 俄罗斯国防部说那是打 “谢韦尔斯克” 的指挥官,可乌克兰这边不依,说就是故意炸老百姓。 这次无人机袭击,正好赶在美国和乌克兰领导人在华盛顿见面的前几天。泽连斯基在网上把俄军骂得够呛,说这是故意在国际场合前丢人,专挑老百姓住的地方和学校炸,根本不讲规矩。 从打仗的角度说,苏梅离边境才 50 公里,是乌克兰东北的交通枢纽,后勤全靠这儿。 这两年乌军在这儿囤了不少兵,还往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打过去过,去年 8 月就干过,俄罗斯气得不轻。俄国防部总说炸的是军事设施,可学校老挨炸,谁信啊。 当地老百姓早被折腾惨了。有个在这儿住了 30 年的老街坊说,从 2022 年起,防空警报天天响,大伙儿都习惯了一听就跑。 8 月 19 到 20 号,苏梅又被狂轰滥炸,警报响了快 22 小时,奥赫捷尔卡市好多民房和厂子被无人机砸了,14 个人受伤,还有 3 个小孩。 “谁知道明天会咋样啊,”她说,“孩子们都忘了正常上学是啥样了,天天怕炸弹掉头上。” 这事一出来,国际上不少国家都赶紧表了态。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布里奇特・布林克发声明,把俄军骂得挺狠,说炸学校是不可原谅的罪行。 欧盟的博雷利也在网上喊,赶紧别炸老百姓了,让国际刑事法院查查。 可俄罗斯那边还是老说法,说 8 月 18 号炸无人机是为了端掉学校里的乌克兰情报据点,还说乌方拿学校当幌子搞破坏。 乌克兰当然不认,放了现场照片和视频,说被炸的楼里啥武器都没有,就是上课搞研究的地方。 这事儿对苏梅国立大学打击太大了。校方说,被烧的图书馆是学校的命根子,好多学生的毕业论文、老师的研究成果都在那儿。 现在学校停了些课,正抢救剩下的书,可专家说至少三成的书被烧得、泡得没法救了。校长接受采访时眼泪都快出来了:“这哪是丢了些东西啊,是丢了知识的根,是好几代学者的心血。” 帮着清理废墟的志愿者说,看到地上那些烧焦的书页,心里又气又难过:“这些书是咱的文化宝贝,是跟战争较劲的底气。俄罗斯能炸了楼,可炸不掉咱的念想。” 其实这学校的遭遇,就是乌克兰好多学校的缩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从 2022 年到现在,乌克兰 2000 多所学校、大学被砸坏或炸平了,几十万学生没法上学。这仗不光夺走人命,连文化、教育都给毁得够呛。 还好国际上不少国家和组织开始帮忙,捐书的、给数字资源的,想帮着把图书馆重新建起来。苏梅国立大学的师生也没闲着,在网上搞了个 “知识重生” 募捐,想筹钱买新书、建数字图书馆。 有个学生在募捐视频里说得挺硬气:“咱不怕,只要还有口气,就接着学,这才是跟侵略者最狠的回敬。” 说到底,8 月 18 号这事儿,又让人看见俄乌打仗多残忍、多复杂。 苏梅国立大学的事不光是一所学校的倒霉事,更是整个乌克兰在战争里受的罪的样子。这仗打下去没个头,最让人心里难受的不是楼塌了,是那些文明的宝贝在火里没了。 就像有个历史学家在网上说的:“书烧没了,丢的不光是字,是对往后的盼头。”真希望国际上能赶紧想办法让两边停火,别再让这样的事发生了。
8月23日,《联合报》报道:“仁爱礁局势升温,中方十余艘舰船包围菲船只,菲总参谋
【7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