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软弱愚蠢到什么程度,丹麦已给世人做了最生动的诠释!丹麦全国军队加起来不到2万人,连人家一个师的兵力都不够。空军总共就54架战斗机,还大方地送了6架给乌克兰,剩下的F-35A和F-16还得靠美国提供维护。 丹麦的军事困境从装备层面就可见一斑,其空军主力F-16战斗机平均服役年限超过 30 年,机龄比不少飞行员的年龄都大,却还要承担北约波罗的海防线的防空任务。 更讽刺的是,这些二手战机刚送出去,丹麦就得花大价钱采购美国 F-35A 填补空缺,单价超过 1 亿美元的隐身战机,维护成本更是天价,直接导致 2024 年国防预算飙升至 GDP 的 2.4%,创下冷战结束以来的新高。 更离谱的是,该国本应在北极和北大西洋巡逻的两艘舰艇,因发动机故障在格陵兰岛滞留了七个星期,而岛上唯一的 4 艘泰提斯级巡逻舰已服役 35 年,连基本的破冰能力都不具备。这种装备状态,让丹麦在北约内部沦为“战略短板”,2022年派往拉脱维亚的 800 人部队,因人员短缺连常规巡逻任务都无法维持,最终被迫撤回。 说白了,丹麦的军事困境本质上是战略依附导致的,自 1951 年与美国签订《格陵兰防务协定》以来,丹麦就把国家安全完全绑定在山姆大叔的战车上。2023 年签署的新防务协议,更是允许美军永久驻扎日德兰半岛的三个空军基地,并赋予其司法豁免权,相当于把国土主权拱手相让。 这种 “买平安” 的策略直接导致丹麦军工体系全面萎缩,全国唯一的战斗机维修厂早在 2018 年就关闭,所有 F-35A 的升级改造都要送到美国本土进行,每次维护周期长达 6 个月,严重影响战备状态。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丹麦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 “迷之自信”。2024 年 3 月宣布将义务兵役期从 4 个月延长到 11 个月,还破天荒允许女性入伍,看似要 “全民皆兵”,实则暴露了兵力短缺的窘境,即便如此,到 2028 年总兵力也只能勉强达到 2.8 万人,连组建一个满编重型旅都困难重重。 这种 “纸面扩军” 的操作,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滑稽,当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时,丹麦连紧急动员 5000 预备役人员都需要美国提供装备支持。 丹麦的困境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没有实力支撑的 “外交表演” 终将沦为笑柄。当这个北欧小国为了迎合北约而掏空家底时,其国防自主性早已消失殆尽。从 F-16 的尴尬移交到护卫舰的故障频出,从格陵兰岛的防务空虚到美军基地的主权让渡,丹麦用一系列骚操作证明了一个真理,缺乏战略定力的国家,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提线木偶。
乌空军8月23日发布通报:昨天夜间,乌克兰空军一架MiG-29战机在执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