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线风筝晋升中将兵团司令:辽沈送人头平津送地图,差点生擒老蒋 1902年,侯镜如出生在河南永城一个贫苦农家。那时候的永城,穷得叮当响,老百姓常说”四眼粥”——一碗米汤里飘几粒米,低头喝粥时眼睛倒映在汤里,四只眼睛对望。1923年,侯镜如从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毕业,次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那会儿黄埔岛上各种思想激荡,年轻学员们除了接受军事训练,也在政治理念上受到洗礼。 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期间,经周恩来介绍,侯镜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这个河南小伙子就有了双重身份。北伐战争中,他从团参谋长升到第十七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打仗确实有两下子。1927年2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他离开北伐军赴上海,参与组织指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七一五事变后,侯镜如到了贺龙的第二十军当教导团团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在起义中,他带队打掉敌七十九团主力,8月30日会昌战斗中右臂中弹受伤。伤好后,他继续搞地下工作,先后担任河南省委军委书记、江苏军委书记。 1931年,侯镜如人生的转折点来了。他去策反郜子举部队,回上海时碰上顾顺章叛变,联络人全跑了,他彻底断了线。没法子,他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暗示自己的急切,但没有任何回音。从此,他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历史洪流中独自飘荡。 凭着黄埔资历和英语专长,侯镜如重新回到国民党军队。从第三十军第三十师参谋长干起,一步步爬到第八十九旅旅长、第九十一军参谋长、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师长。抗战期间他参加过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枣宣会战,确实立了不少功。到抗战结束,他已经是第九十二军中将军长了。 蒋介石挺器重这个黄埔一期的老学生,但谁知道侯镜如心里还惦记着当年的理想。1947年,通过夫人李嵩芸和外甥李介人的关系,他终于重新接上了中共地下党的线。这一接头不要紧,接下来的表演就精彩了。 1948年秋天,东北战局紧张,蒋介石让侯镜如组建东进兵团,统率四个军从葫芦岛北上救锦州。装备精良,美式武器,还配了海军空军支援。蒋介石在重庆号军舰上摆宴请客,拉他卖命。侯镜如表面答应得痛快,暗地里却开始磨洋工。 塔山是个小村庄,距离锦州15公里,距锦西4公里,锦西通往锦州的铁路和公路都从这里过。10月10日塔山战斗开打,侯镜如指挥十一个师对付解放军四个纵队,兵力上绝对占优。第五十四军有美式山炮营和榴弹炮连,重庆号的舰炮和飞机也支援,火力够猛的。 可侯镜如的打法让人看不懂。他不先炮击软化目标,也不搞迂回包抄,就派敢死队拿轻武器正面冲锋。士兵成片倒下,参谋长建议改攻薄弱处,他一口否决,坚持硬攻。更绝的是,打了两天后他还要休整一天,给解放军时间加固阵地。部下们心知肚明,后来进攻时枪响人不冲,做做样子而已。 有研究说侯镜如在塔山阻击战中与中共存在默契,他借口敌情不明拖延援军进度。这话不假,他确实把救援锦州的黄金时机给拖没了。更要命的是,蒋介石来葫芦岛督战时,侯镜如还向上级请示要不要把老蒋给抓了。理由是军舰上卫士少,警戒松,动手的机会不错。上级觉得风险太大,没批准。要是这事成了,中国历史可能就得改写。 锦州丢了,东进兵团只能海撤。侯镜如退到塘沽,任天津塘沽防守司令。这回他手里握着天津详细的城防图,上面标注着所有工事、火力点、地雷区,全转给了地下党。傅作义召集开会,他推说工事忙不去,继续拖时间。 天津攻坚前,侯镜如本想阵前起义,跟第九十二军黄翔部里应外合开城门。但上级让他暂缓,等北平谈判结果。结果天津三十小时就陷落了,陈长捷当了俘虏,侯镜如一兵未动,只能带残部南撤上海。 1949年8月,侯镜如率领第九十二军起义,部队完整投诚。这步走得正是时候,国民党大势已去,再不跳船就来不及了。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去香港暂住,名义上照顾母亲,实际上联络台湾那边的老同学,搜集情报给组织汇报。 1952年,经周恩来同意,侯镜如回到大陆,担任政务院参事。1989年,87岁的侯镜如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算是副国级领导了。1994年10月25日,侯镜如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 晚年的侯镜如住在北京东城区前厂胡同,跟杜聿明、宋希濂、郑庭笈做邻居。四个老头都在政协文史办公室上班,闲时种花浇水,聊黄埔往事。从河南永城的穷孩子到副国级干部,侯镜如这一生够传奇的。他没粉饰国民党那些乱象,就是实打实干事。断线十六年重新接头,关键时刻站对了队,这就是历史的选择。 从断线风筝到中将司令,从塔山”送人头”到平津”送地图”,侯镜如这一生经历了太多转折。他的故事说明什么?顺应历史大势才是明智之举。你觉得像侯镜如这样的人物在那个年代还有多少?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断线风筝晋升中将兵团司令:辽沈送人头平津送地图,差点生擒老蒋 1902年,侯镜
熹然说历史
2025-08-24 00:23:32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