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码标价就是合理?”海南三亚一景区,女子身体不舒服在躺椅上休息,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收费,一分钟一块钱,官方回应:合理! 2025年8月19号,海南三亚西岛景区里发生了一件让游客心里不是滋味的事。 有位女游客逛景区时突然身体不舒服,看着海边有躺椅就坐下来想缓一缓,没成想刚坐下没多久,就有个戴工牌的工作人员过来了。 开口就是要收费,说这躺椅一分钟一块钱,坐一小时就得交60块。 当时在场的游客寇女士把这一幕看在了眼里,她自己也刚花98块买了门船票上岛,本想着玩累了找个地方歇脚,可转了一圈才发现,想找个免费的休息座椅比登天还难。 她看着那名身体不适的游客被工作人员反复催费,心里也挺不是滋味。 还注意到躺椅旁边立着块提示牌,上面写的不是收费标准,反倒是“物品遗失、摔伤不负责”,这让她更觉得景区只想着收钱,一点不想担责任。 这事后来被寇女士拍下来发到网上,没多长时间就冲上了热搜,好多网友都炸了锅。 有人翻出国外景区的情况对比,说普吉岛的海滩不仅有免费遮阳伞,类似的躺椅一天也就收20块左右。 马尔代夫的度假村躺椅,一天收费也才10美元,反观三亚西岛这“一分钟一块钱”的标准,简直比五星级酒店的收费还离谱。 还有网友说,自己在西岛景区里买瓶矿泉水要15块,一个椰子25块,再加上这高价躺椅费,感觉进了景区就像进了“收费陷阱”,处处都要花钱。 面对这么大的舆论压力,景区在8月20号先做了回应,说98块的门船票只包含往返交通,海边躺椅是收费项目。 还说景区里没有免费的躺椅,要是游客身体不舒服,可以去免费的医务室或者游客中心休息,那里有沙发躺椅。 不少人说,就算有免费休息区,要么离海边太远,得走20多分钟才能到游客中心,要么数量太少,根本不够用。 尤其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谁还有力气跑那么远? 更让人不满的是那个“物品遗失、摔伤不负责”的提示牌,有懂法律的网友说,这明显是景区在规避《民法典》里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收钱的时候挺积极,真出了问题就想一推了之,哪有这样的道理? 当天晚上,景区又发了份情况说明,说涉事的工作人员已经停职培训,还提到收费躺椅所在的区域有专属的沙滩椅、遮阳伞。 同时还说,沙滩、游步道旁和游客中心都有免费的公共休息区,之后会针对免费座椅不足的问题增加区域,也会评估躺椅的收费标准,看要不要调整。 监管局后来也说,人家的收费是合规的,明码标价就可以。 可就算有了监管部门的说法,不少人还是觉得不对劲,明码标价是合规了,但这价格是不是合理? 游客花了近百块买门票,连个基础的休息地方都没有,难道休息也成了“增值服务”? 其实这事不只是西岛景区一个地方的问题,差不多同一时间,辽宁葫芦岛的海滩也出了类似的事。 有游客自驾去那里搭帐篷,结果有个自称“承包商”的人过来要收50块“沙滩费”,游客要发票还被拒绝,对方还说“一万人就你一个要发票”,甚至放话“这片海滩是我承包的”。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就能发现现在有些景区好像把“赚钱”放在了第一位,不管是海边的躺椅还是沙滩的使用权,都想变成收费项目。 有人可能会说,商家自己设的收费设施,凭什么免费给游客用?可问题在于,景区收了门票,就该提供基本的服务,休息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要是连找个地方坐下来歇会儿都得花高价,那游客买门票的意义又在哪里? 游客去景区,是想放松身心,看看风景,可要是进了景区就处处遇到“收费陷阱”,工作人员面对身体不适的游客,没有一句关心的话,只知道催着缴费,这样的景区,就算风景再美,也很难留住游客的心。 明码标价确实是合规的,但合规不代表合理,更不代表能不顾游客的感受。 景区要想长久发展,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这点利益,更得想想怎么把服务做好,让游客花了钱能感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便利,这才是景区该有的样子。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明码标价就是合理?”海南三亚一景区,女子身体不舒服在躺椅上休息,却被工作人员告
星球拾光
2025-08-25 13:05:52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