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中国取消2550亿订单,光刻机已经“停工”,美国芯片公司开始着急:芯片

韫晓生 2025-08-26 17:24:34

[中国赞]中国取消2550亿订单,光刻机已经“停工”,美国芯片公司开始着急:芯片还能卖给谁?   (信源:国际在线——芯片战”:美国谋利,盟友失利)   中国曾是全球芯片的最大消费国。但从2023年开始,中国芯片进口规模明显收缩。那一年,进口总额从3593亿美元降至3058亿美元,减少了535亿美元。用人民币计算,这笔减少额接近3800亿元。这清楚表明中国自主技术能力正在提升。   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快速崛起,成为市场订单变化的关键。中国自主化进程加速,华为、中芯国际等国内领头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度连续三年下降。国内产业链日趋完善,成熟制程领域的企业产能迅速扩张,连带二极管等半导体器件的进口需求也同步减少。   中国设定了2025年实现半导体70%自给水平的目标,并稳步推进。而国内半导体设备投资总额缩减。这体现了战略重点转移以及对国产化的信心。   优绿科技等本土企业及无晶圆厂供应商积极提升技术,它们通过多重曝光等替代工艺,已在不依赖EUV光刻机的情况下实现7纳米制程的量产。尽管外部压力巨大,中国半导体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机遇。   当白宫酝酿进一步收紧出口政策时,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却逆势获得发展窗口,市场呈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态势。中国半导体出口持续增长,2024年前十个月的出口额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   中国芯片进口下降,对全球市场影响深远。那些长期依赖中国市场增长的海外半导体企业,营收结构和战略布局直接受冲击,面临巨大盈利压力和适应性挑战。   美国自2019年便开始加强对华芯片出口管控,通过一系列法规与行政命令限制关键技术及产品对华流通。近年来,美国政策不断升级,扩大限制范围。将先进芯片设限,妄图制约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他没考虑到的是,中国对于芯片的需求是巨大的,而这也占据了多个企业的大量订单。而中国订单的减少,也引发了美国市场的动荡。   因为订单减少很多企业不得不将一些产线闲置,通过减少产量来控制成本。为维持基本运转,ASML安排部分员工轮班,主要负责设备日常维护,避免全面停产。   ASML严格遵循美国政策,停止向中国出售先进光刻机,为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媒体分析,美、日、荷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受损严重,预测2025年中国相关设备进口将减少约1000亿元人民币。   面对中国市场变化,美国芯片企业积极调整策略以维持竞争力。高通和英特尔修改部分芯片产品规格,推出中国市场定制版芯片,如降低互联速率以符合出口管制要求。2023年英特尔已在中国推出特制AI芯片,这反映出美国出口政策存在可操作的弹性空间。   AMD调整MI308芯片核心参数适配中国市场。英特尔宣布在深圳设芯片创新中心,初投1亿美元,重点研发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技术,寻求与中企深度合作。不过,与美企合作仍需警惕,历史上部分美企进入中国市场后,曾借本地资源突然断供或改合作条款。   美国财经媒体分析,若中国市场持续进口限制,芯片制造商将遭遇销售渠道问题。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虽发展迅速,但现有半导体采购规模远不足以弥补中国市场萎缩的巨大缺口。   美国芯片企业日益担忧失去中国市场后的替代方案,尽管开拓新市场是必然选择,短期内却难以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白。   全球芯片竞争持续激化,美国政府不断加码对华技术出口管控。试图进一步阻挠中国获取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及先进半导体制造装备。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本来就存在脆弱性,地缘政治冲突更加剧了行业发展的不稳定性。   中国半导体产业通过降价策略依然实现了可观盈利,这给美国芯片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采取援助措施来保护本国芯片巨头,白宫甚至可能通过注资方式入股英特尔。   英特尔公司方面也发出警示,如果没有政府资金支持,它可能会退出前沿芯片制造领域,转而聚焦芯片代工业务。   当前科技博弈持续演变,即便无美国技术输入,中国芯片产业未停滞,还摸索出可行替代发展路径。思考这场变局对未来的塑造十分重要。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