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务卿卢比奥说:“如果当年中国不走制造业创新升级战略,而是一直生产低端供应链的

蕊蕊聊过去 2025-08-27 14:24:25

美国务卿卢比奥说:“如果当年中国不走制造业创新升级战略,而是一直生产低端供应链的商品,就不会有今天中美博弈的场景”。 中国制造业起步于改革开放那会儿,主要靠劳动力优势,生产些简单的东西出口赚外汇。那时候,工厂里流水线忙碌,产品多是服装鞋帽啥的,赚的钱不多,但打下了基础。进入新世纪,国家开始抓创新,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目标是往高端爬,从跟跑到领跑。结果呢,中国在电动车、太阳能板这些领域占了大头,全球80%以上的光伏产能在中国,船厂年造船量2300万吨,远超别人。这不光是数字堆砌,而是实打实的产业链完整,从原材料到成品,一条龙搞定。 卢比奥在2024年9月华盛顿邮报上发文,说“中国制造2025”计划改变了世界格局。他觉得,中国通过补贴和技术投入,主导了关键产业,让美国在供应链上越来越被动。比如,美国军工依赖中国稀土,95%的永磁体从中国来,F-35战机磁铁离不开这玩意儿。卢比奥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讲,如果美国不改道,十年内一切重要东西都得靠中国。他还出报告评估中国计划,承认中国在电动车、船舶、高铁上领先,成了绿色能源和物流大国。这话听起来像在警告美国,但从我们角度看,正是中国自力更生的结果,避免了被卡脖子。 中国升级制造业,不是为了跟谁争,而是为了自家发展。过去靠低端出口,赚的辛苦钱,现在通过创新,产品卖到全球,带动就业和经济。拿高铁来说,几万公里轨道铺开,方便老百姓出行,还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帮助别人发展。卢比奥在2025年1月确认听证会上说,美国得建自己的工业产能,对抗中国主导。但中国没偷没抢,全靠政策引导和企业努力。军民融合让民营公司参与卫星、无人机,技术转化快,生产效率高。相比之下,美国船厂招工难,维修排队半年,成本高企。 中美博弈的根子,在于中国没满足于低端角色,而是选择了升级路径。卢比奥在2024年报告中指出,中国在37个关键技术上领先,基本工业投入全球第一。这让美国警觉,讨论修订国防生产法,建20个船坞。但中国工程师每年80万,远超美国硅谷裁员3.6万。卢比奥的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战略的成功。如果中国没走这条路,还在做低端供应链,美国或许继续主导,但现在竞争激烈,正是中国崛起的体现。 中国坚持创新驱动,不是零和游戏,而是为全球贡献。电动车普及降低碳排放,高铁技术共享促进互联互通。卢比奥批评中国“滥用贸易实践、偷美国技术”,但中国靠的是自主研发和市场竞争。未来,中国继续深化改革,提升产业链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美国若总想着遏制,只会耽误自己。博弈中,中国稳扎稳打,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强不息的重要性。卢比奥的观点虽从美国立场出发,但无意中肯定了中国选择的正确性。展望前路,中国会继续走好自己的路,让世界看到东方大国的担当。

0 阅读:112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