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载着250人的国航波音777客机,8月26日从伦敦飞往北京途中突然遭遇惊魂时

康安说历史 2025-08-28 00:18:50

一架载着250人的国航波音777客机,8月26日从伦敦飞往北京途中突然遭遇惊魂时刻!飞机的一台发动机突然罢工,机组人员果断决定紧急备降俄罗斯西伯利亚。 当时飞机刚飞过乌拉尔山脉,正在万米高空平稳巡航。突然,右侧一台发动机传来一阵刺耳的异响。坐在机舱中部的乘客李女士后来回忆,那声音像金属被硬生生拉扯,跟平时飞机的轰鸣声完全不一样。 紧接着,客舱顶部的故障警示灯就亮了起来,淡红色的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原本小声聊天的乘客瞬间安静下来,有人下意识抓紧了座位扶手。 机组人员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异常。机长没敢耽误,立刻让副驾驶监控仪表盘数据,自己则迅速联系沿途的空管部门。通过无线电,机长清晰报出航班号和故障情况:“CA938,右侧发动机失效,请求紧急备降许可。” 地面空管很快给出回应,建议他们前往俄罗斯西伯利亚境内的新西伯利亚托尔马切沃机场 —— 这个机场是跨欧亚航线的常用备降点,跑道长度和保障能力都能满足波音 777 的需求。 做出备降决定后,乘务长带着乘务员开始在客舱里安抚乘客。他们没有说 “别慌” 这种空泛的话,而是蹲在座位旁,逐一向乘客说明情况:“现在飞机还有一台发动机正常工作,完全能支撑到备降机场,大家只要系好安全带,听从指令就没问题。” 有个带小孩的妈妈急得快哭了,乘务员还特意拿来小玩具,帮她哄睡了哭闹的孩子,自己则守在旁边,随时回应需求。 调整航向的时候,飞机稍微有些颠簸。机长操控得很稳,没有让机身出现大幅倾斜。透过舷窗,乘客能看到下方逐渐从云层变成成片的森林和雪原 —— 那是西伯利亚的典型地貌。 大概 40 分钟后,飞机开始缓慢降低高度,起落架顺利放出的声音通过机舱传到每个人耳朵里。落地前的最后几秒,整个客舱都很安静,直到轮胎接触跑道发出 “嗤” 的一声,乘客们才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有人甚至红了眼眶。 飞机停稳后,机组先确认了所有乘客的安全状况,然后才组织大家有序下机。新西伯利亚机场的工作人员早就准备好了摆渡车,还送来热水和毛毯 —— 当地 8 月底的气温已经不到 10 度,很多乘客从伦敦出发时只穿了薄外套。 国航总部也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机制,派专人赶到机场对接,给乘客安排了附近的酒店,还准备了热餐。 有经常坐飞机的乘客查过,这架波音 777 是双发宽体机,本身就有 “双发延程运行” 的认证,就算一台发动机停转,另一台也能支撑飞机飞够 3 个小时以上,找备降点完全够用。 而且国航的机组人员每年都要进行几十次应急演练,从发动机失效到紧急迫降,每种情况的应对流程都刻在脑子里。这次能这么顺利,不是运气好,是平时练出来的硬功夫。 当晚,国航就公布了后续安排:第二天会调派另一架飞机从北京飞抵新西伯利亚,接所有乘客继续返程。有乘客在朋友圈发了现场照片,配文说 “虽然吓了一跳,但机组的表现让人特别安心”。 还有人提到,落地后没多久,家人就收到了国航发来的短信,告知航班备降情况和乘客安全,“这点特别贴心,不用让家里人瞎担心”。 其实航空业里,发动机失效虽然少见,但并不是没应对预案。之前国外有架航班在大西洋上空遇到类似情况,也是靠机组的专业操作安全备降。 但这次国航机组的表现,还是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 没有慌乱的指令,没有含糊的解释,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既解决了问题,又稳住了乘客的情绪。 说到底,这趟 “惊魂飞行” 最后能有惊无险,靠的从来不是侥幸。是机长手里的操控杆,是乘务员递过来的毛毯,是地面空管的及时响应,更是航空公司多年来对安全的重视。 对于那 250 名乘客来说,这趟旅程虽然多了个小插曲,但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坐飞机时背后那些看不见的保障,才是最让人安心的东西。

0 阅读:155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