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迪拜正在取代缅北成为下一个妙瓦底。当地人也在反映说,近年来建造园区数量激增。阿联酋大使馆也发警告:那些 “高薪工作”,或许是难回头的陷阱。因为那边园区很多都是新建的,超级无敌缺人,好不容易把人骗过去,有可能轻易放你走吗? 迪拜的摩天大楼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街头跑车呼啸而过,这座沙漠中的奇迹之城似乎永远在向上生长。但在这片繁华之下,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正在悄然改变。 近年来,迪拜郊外的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崭新的玻璃幕墙在空旷的土地上格外醒目。当地人私下议论,这些园区拔地而起的速度快得惊人,仿佛一夜之间就占据了城市边缘的荒漠。 这些园区挂着科技、金融、贸易等各种时髦的招牌,招聘广告在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高薪、包住宿、工作轻松——诱人的条件让不少人心动。 但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的提醒却像一盆冷水浇了下来。使馆公众号连续发文,直指这些"高薪工作"背后藏着陷阱。 所谓"网络传媒""游戏推广"的职位,很可能是跨境网络赌博或电信诈骗的伪装。阿联酋内政部也发出警告,提醒求职者警惕社交媒体上的虚假招聘,那些承诺丰厚回报的工作机会往往暗藏玄机。 一旦踏入这些园区,想离开就难了。园区四周高墙耸立,安保人员24小时巡逻,出入口严格控制。有侥幸逃脱的人透露,护照被收走是常规操作,手机也被统一管理。 园区里缺人手是事实,但绝不是因为生意好到忙不过来,而是人员流动率太高——干不下去的人想走,新人被骗进来填补空缺。这种循环让园区永远处于"招工"状态。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园区的运作模式与远在缅甸的妙瓦底惊人相似。妙瓦底那个位于克伦邦的小镇,曾经也是电诈窝点的聚集地。 如今中缅泰联合行动已经捣毁了不少窝点,累计押解回国的涉诈人员多达两千多人。但妙瓦底的阴影并未消散,反而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向了新的土壤。 迪拜的宽松政策和国际形象,让它成了理想的"新家"。 迪拜政府当然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数字经济商会高调宣布支持了三百多家初创企业,金融中心也在助推经济愿景。 但光鲜的数字背后,那些挂着"科技"招牌的园区里,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创新企业?当年轻人怀揣梦想踏上这片土地,却发现自己被困在围墙之内时,这座城市的另一面才真正显露出来。 夜幕降临,迪拜的灯火依旧璀璨。但在某个新建园区的铁窗内,可能有人正望着远处的灯火发呆。他们或许想起了出发前的豪言壮语,或许在后悔轻信了那些天花乱坠的承诺。而城市的扩张不会停止,新的园区还在规划中,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已经在路上。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中驻英使馆的迁址,从2018就被拖着无法进行,现在风水轮流转
【16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