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在明访美的一系列言行来看,韩国未来在外交等方面确实有向美国倾斜的趋势。 8 月 25 日,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了两位总统就任后的首次韩美峰会。从峰会的过程和结果能明显看出韩国对美国的靠拢。特朗普在会谈中表现出 “居高临下的出价” 姿态,而李在明则是 “毕恭毕敬的求情”。 在韩美关税问题上,韩国以投资 3500 亿美元及进口 1000 亿美元美国能源为代价,才换取美国将对韩关税由 50% 降至 15%。 并且在峰会前夕,美国还要求韩国制定具体计划,明确落实 3500 亿美元投资基金的时间和方式,还要求韩国 “完全开放汽车、卡车、农产品等市场”。这表明韩国在经济上对美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为了迎合美国不惜牺牲部分自身经济利益,以换取与美国的关系稳定,这是韩国向美国靠拢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外交言论上,李在明也释放出了倾向美国的信号。李在明在美国智库 CSIS 发表演讲时表示,在美国 “遏制” 中国前,“安美经中” 是事实,但在美国明确牵制中国的情况下,韩国已无法采取过去的态度,还说韩国现在已无法在行动和判断上违背美国的基本政策。 这意味着韩国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选择了在外交上紧跟美国的步伐,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中美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而是更倾向于站在美国这一边。 李在明的这种态度转变,也反映出经贸关系在国家间关系中的作用并非如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绝对。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觉得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压舱石,只要经贸领域相互依存度高,就能形成强大的纽带与约束力。 但从韩国的情况来看,即便中国已连续 20 余年保持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韩国在芯片等产业上也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然而在安全、军事以及外交议题面前,经贸关系显得相当脆弱。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如航母战斗群,以及美元霸权等手段,对韩国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 韩国为了自身的安全保障,因为韩美同盟是韩国的安全基石,韩国必须依靠美国 “核保护伞” 和驻韩美军遏制外来威胁,所以不得不选择在外交等方面向美国倾斜。 不过,韩国也并非完全放弃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就在李在明访美当天,他派遣了知华派朴炳锡率领韩国总统特使团访华。 这一举措显示出韩国在向美国靠拢的同时,也试图维持与中国的关系,不想把与中国的关系搞得太僵,体现了韩国想要在美韩同盟优先的情况下,妥善管理中韩关系的意愿。 但无论如何,从李在明访美的整体表现来看,韩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外交、经济等方面全面倒向美国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而这一现象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经贸关系在国家间关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国对其盟友的影响力。
就在刚刚!韩国总统李在明宣布了!正在美国访问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在接受美国媒体
【26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