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的“逃跑”将军,也是黄埔一期最长寿者活了103岁,还生下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儿子!
1973年,台湾中视播出的《几度夕阳红》创下87%的收视奇迹,饰演男主角何慕天的秦汉一夜成名。
这位面容俊朗的影星凭借忧郁气质席卷华语影坛,却鲜有人知他的父亲,正是民国史上极具争议的将领孙元良。
相比于万人迷的儿子,身为父亲的孙元良,有个不大好听的名头——“逃跑将军”。
1924年,19岁的孙元良放弃北大预科学业,经李大钊推荐考入黄埔军校一期。
在同期学员中,他因饱读诗书、仪表堂堂备受瞩目,连蒋介石都称赞他可堪大用。
结果,北伐战争爆发时,孙元良的表现却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当时,已是团长的孙元良,在南昌战役中擅自撤退,导致部队伤亡惨重。
蒋介石震怒之下欲将其处决,最终因薛岳等人求情才改为撤职留任。
但可能所有人都想不到,这次逃跑,只是他“逃跑生涯”的开端罢了。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孙元良以88师师长身份坚守闸北。
但是,信奉逃跑哲学的他,自然是不可能长期坚守,和日本人玩命的。
当指挥部下令留下一个团断后时,他选择让谢晋元率524团死守四行仓库,自己则率主力向苏州河撤退。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壮举振奋全国,而弃部而逃的孙元良,则引发了全国的不满。
但这一次死里逃生,只是让孙元良今后逃的更快更坚决,八百壮士的牺牲,并没有让他有丝毫愧疚。
南京保卫战期间,孙元良率88师防守雨花台,全师1.2万名官兵仅存不足千人。
城破前夜,他乔装成难民混入人群,在秦淮河畔的妓院认鸨母为干妈才躲过日军搜查。
临阵脱逃,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1948年淮海战役,身为16兵团司令的孙元良在陈官庄被围。
据国民党军史记载,他在突围前切断与指挥部的电话联络,独自化装成中尉副官,躲在农民床下三天三夜才逃出封锁线。
当他辗转抵达南京时,国防部正发布他”壮烈牺牲”的讣告。
这种”死而复生”的戏剧性场景,让同僚私下称他为”飞将军”。
一个将领,无耻至此,早已不配带兵。
然而在腐朽的国民党,孙元良的逃跑,居然不算什么致命问题,他一次次被放过,一次次得到新的机会,也一次次上演新的逃跑故事。
1950年迁居台湾后,孙元良淡出军界,在高雄开设针织厂,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1963年,20岁的孙祥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秦汉,瞒着父亲报考中影演员训练班。
儿子踏入演艺圈,孙元良当年的旧事自然也被重新翻出来,可面对众人谴责,孙元良却十分“云淡风轻”,当年那些被他抛弃的将士,那些战场上的血与泪,好像在他心里,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讽刺的是,一直在逃跑的孙元良,竟然能够安度晚年,甚至以103岁高龄成为黄埔一期最长寿者,书写了荒诞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