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会455张赞成票,把83亿美元贷款和1435毫米轨距一起塞进提案,等于把国家铁路的脖子伸到中国面前。 越南这个国家,在铁路建设上纠结了好多年,终于在2025年2月19日迈出大步子,国家议会开会,通过了一项投资决议,批准修建老街到河内再到海防的铁路线,总投资折合83亿美元左右。这笔钱不是小数目,里面包括来自中国的贷款部分,轨距定为1435毫米标准轨,这跟中国铁路系统完全匹配。议会投票结果是455张赞成票,4张反对票,基本上是压倒性多数通过。为什么说这等于把国家铁路的脖子伸到中国面前?因为这条线直接连通中越边境,从老街省起点,直奔河内,然后到海防港,全长390.9公里,建成后货物和乘客能无缝对接中国轨道网,越南的物流效率会大幅提升,但同时也意味着在铁路基建和技术上更依赖中国资金和技术支持。 先说说越南铁路的旧账。越南全国铁路总里程3100多公里,但轨距乱七八糟,有三种混在一起,主干道大多是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1000毫米米轨,还有一些1435毫米标准轨和混合轨。这种老旧系统,速度慢,载重小,边境口岸转运货物时得停下来卸货再装,耽误时间不说,成本还高。中越贸易额2024年已经超过2600亿美元,电子产品、农产品来来往往那么多,靠公路拉货,每吨公里成本0.2到0.4元,铁路只要0.15元左右,但因为轨距不匹配,铁路优势发挥不出来。举个例子,老街口岸货物从中国标准轨列车下来,得人工搬到越南米轨车上,花一个多小时,中欧班列那种高效口岸都这样,更别提越南这些年没大升级的边境站了。这么折腾,贸易体量再大也卡脖子,越南出口到中国的手机零件、热带水果,运费省不下来,企业竞争力就弱。 现在这个提案把83亿美元贷款和1435毫米轨距绑在一起,通过后等于给越南铁路换血。项目设计时速160公里,客货两用,主线从新老街站到南海防站,河内枢纽区段120公里时速,其他地方80公里。资金来源主要是公共投资,但中国贷款占大头,利息条件和技术合作都包含在内。中国企业会参与建设,提供铁轨、信号系统等成熟技术,避免越南自己从头摸索。越南之前在轨距选择上摇摆了20多年,一开始想守着法国老米轨,但速度上不去,载重也有限制,跟不上制造业升级的步伐。看看中老铁路,通车后昆明到泰国货运成本降30%到50%,老挝GDP年均多增长1.5个百分点,沿线40万人受益。越南眼瞅着邻国尝甜头,自己也动心了。这条线建成,西南中国货物到海防港时间砍一半,越南北部经济带活了,海防港作为北部最大港口,能接更多国际货,形成闭环物流。 议会通过这个决议不是一时冲动。2025年2月,国家议会站在河内开会,交通部提交提案,详细列出线路图、成本估算和预期收益。议员们审阅文件,辩论焦点在贷款规模和轨距标准上。最终455票赞成,显示出高层对这个项目的共识。越南总理范明政推动基础设施合作,2024年6月访华时就谈过铁路升级事宜。这笔83亿美元投资,越南自己掏不出来这么多,借中国钱修路,算是一箭双雕,既解决资金缺口,又引进技术。项目计划2025年完成可行性研究,2026年开工,2030年建成。沿线涉及9个省市,土地征用、环境评估都得一步步来。建成后,货物运输量预计翻倍,电子厂、纺织厂原材料从中国进口更快,成品出口全球也顺溜。冷链运输比如越南火龙果、芒果到中国市场,损耗从20%降到5%,这对农民和企业是实打实的好处。 从战略上看,这步棋让越南铁路网接入中国主导的东亚供应链。中越贸易这么大盘子,2600多亿美元,运输瓶颈不解决,产业链转移就难落地。中国光伏组件、新能源车想通过铁路进越南,现在米轨挡道,费劲。铁路通了,昆明零部件早上发,傍晚到河内工厂,第二天组装出货,效率提升不是一点半点。越南北部工厂多在河内周边,原材料依赖中国,铁路一连,产业园区能沿线建起来,吸引投资。像中老铁路,万象开发区聚了154家企业,年产值20亿美元,磨憨口岸千亿投资。越南学这个模式,老街、河内、海防串联成经济动脉,北部地区GDP拉动明显。但这也意味着越南在铁路上更贴近中国,脖子伸出去,合作深了,风险也得掂量,比如债务负担和技术标准统一后的话语权。 越南这个决定,接地气地说,就是认清现实。贸易体量摆那儿,米轨拖后腿,换标准轨借中国钱,短期看解决痛点,长远拉动经济。议会455票赞成,显示决心大。项目细节清楚,全长391公里,时速160,客货混跑。资金83亿美金,贷款利息合理,技术合作实惠。中老铁路例子在前,越南跟上步伐。北部港口活络,工厂集群壮,农民果农笑。边境转运省时,成本降,企业赚。但依赖加深,风险在,越南得警惕债务陷阱,技术学到手。总之,这步走得稳,经济腾飞有希望。
越南国会455张赞成票,把83亿美元贷款和1435毫米轨距一起塞进提案,等于把国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9-01 00:21: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