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朱时茂给陈佩斯转了100万,附了条消息:‘钱不多,能帮衬点是点。’陈

春日筆記 2025-09-01 09:43:16

2019年,朱时茂给陈佩斯转了100万,附了条消息:‘钱不多,能帮衬点是点。’陈佩斯看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他知道,老兄弟这是怕他为难。

危难之际拉你一把的,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提到,朱时茂和陈佩斯那绝对是大家的老熟人,他们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欢乐。

这俩人不光有过合作,私底下也是最好的朋友。

2019年那会,71岁的陈佩斯为了《戏台》的电影拍摄。

当时他借遍了周围的人,最后只能抵押了房子,换来1000万。

就在这时,朱时茂向他转了100万。

“钱不多,能帮衬点是点。”

陈佩斯看到这话,他知道老搭档朱时茂,这是“雪中送炭”的情谊。

这部几乎让陈佩斯赌上全部身家的电影《戏台》,在开拍前已经是打磨了八年之久的话剧。

八年里,陈佩斯像个苦行僧,带着剧本跑遍了十几个省市的戏曲研究院,光是剧本都被前前后后改了27回。

每一句唱词,每一个身段,他都力求精准。

朱时茂太了解这位老兄弟了。

之前上春晚他们小品里一个普普通通的道具茶杯,陈佩斯都要亲自去旧货市场淘搪瓷缸,就为了那点“生活气”。

这次拍《戏台》,朱时茂知道,陈佩斯是动了真格。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陈佩斯要拍的戏曲题材在充满商业片市场里,显得格格不入。

就连,预售票房惨到只有14.3万。

那么,所有主创都觉得这部电影估计要凉了。

而影院的经理们更是看透了显示,《戏台》的排片只能放在深夜十点半的“垃圾时段”,甚至午夜场。

看着排片表的时间,陈佩斯感到痛心疾首。

就连好友蔡明来看他,这位倔强的老头,哽咽着说他已经把命都赌上了。

朱时茂得知情况,更是彻夜难眠。

最终,他把自己养老的钱,分出一百万,转给了陈佩斯。

主演黄渤的加入,直接把片酬合同退了回去。

要知道,他为了拍这部戏,推掉了一个天价综艺,违约金数额惊人。

陈佩斯心里觉得过意不去,黄渤却觉得“戏比天大”。

电影上映前夕,预售惨淡,排片稀少,舆论也不看好。

当陈佩斯和朱时茂一起参加首映礼时,心情难免复杂。

朱时茂紧张的躲在角落里,看着手机中大家对这部戏的评论。

看到有人说“朱时茂眼光毒”,他嘴角忍不住上扬。

刷到“节奏太慢”的差评,眉头又皱得能夹住铅笔。

陈佩斯想过去拍拍他肩膀安慰,手抬到一半又放下了。

两个老伙计对视一眼,忽然都笑了出来,那笑容里,有无奈,有自嘲,更有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朱时茂嘟囔着“钱打水漂就当喝茶了”,这抱怨不是心疼自己的养老金,而是担心老伙计的内心承受不住,这八年的心血全都打了水漂。

然而,谁也没想到,反转来得如此快。

电影上映没几天,7月18日,抖音上突然炸出一个话题“为佩斯冲票房”。

这个话题,播放量三小时就破了千万。

观众的自发行动开始了,广州有群观众,看完凌晨场深受感动,散场时直接堵住保洁阿姨,把次日所有场次的票全买光了,导致售票系统一度瘫痪。

北京的老戏迷们发起“抢救早场”行动,硬是把原本空荡荡的早场影厅,填出了九成的上座率!

19号刚艰难突破200万,20号下午,直接飙到了4000万!

票房从最初的14万,一路狂奔,最终冲破了8000万。

豆瓣开分高达9.6,远超同期众多流量大片。

逐渐,影片的口碑彻底发酵。

有年轻人带着爷爷奶奶二刷,短视频平台上,有人专门解析电影里蕴含的戏曲门道,黄渤那段被逼唱戏的片段播放量轻松破亿。

更让人动容的是观众的反应。

首映那天,陈佩斯站在影厅后排,看到有观众自己搬着小板凳坐在过道里看。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跟着银幕上的台词轻声哼唱起久违的京剧。

散场时,有人悄悄抹着眼泪,说想起了小时候跟着大人看堂会的日子。

从无人问津的午夜场,到一票难求的黄金档,从惨淡的14万预售,到逆袭的8000万票房。

《戏台》这部戏,证明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敷衍了事,谁在掏心掏肺,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朱时茂那无声的100万,陈佩斯抵押的房子,黄渤推掉的天价合约,尹正戏袍上渗出的“血”。

所有这些,最终都融汇在《戏台》这部戏中里,化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份深情告白,也化作对真正的艺术创作最有力的致敬。

它告诉我们,有些坚持,看似“赔本买卖”,却能在人心深处,赢得最珍贵的票房。

主要信源:(搜狐娱乐——朱时茂陈佩斯境况出人意料,一人家财万贯,一人印证倪萍没说错)

0 阅读:5

猜你喜欢

春日筆記

春日筆記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