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仅剩两天,不观礼的莫迪,当面对华作出3点承诺!   9月3日,北京将举行纪念

物规硬核 2025-09-01 12:24:15

阅兵仅剩两天,不观礼的莫迪,当面对华作出3点承诺!   9月3日,北京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印度总理莫迪虽然没来参加庆典,却在访华时对中方说了三句"掏心窝子"的话。   第一:"印中是伙伴而不是对手"——莫迪这句话直接打破了近年来的僵局。   要知道,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国内可是掀起了抵制中国货的浪潮,连手机里的中国APP都删了。   但现实很打脸:2024年印度从中国进口了价值上千亿美元的商品,电子厂要是没了中国零件,成本得涨三成,印度商家算明白了账:跟中国闹掰,吃亏的还是自己。   第二:"愿同中方寻求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话说得实在,以前印度在边界问题上态度强硬,结果2017年洞朗对峙、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两边都绷着神经。   直到2024年喀山会晤,两国领导人拍板要好好谈,这才有了2025年边界谈判的突破,现在双方不光通了军事热线,还开始在部分地段商量划界的事,印度《经济时报》都说了:与其天天对峙,不如坐下来把问题解决。   第三:"两国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这话明显是冲着美国说的,这些年美国又是搞"四边机制",又是拉印度进"印太经济框架",想把印度当枪使,结果美国对印度加关税,逼着印度少买俄罗斯石油,印度纺织业损失了20亿美元订单。   反观中国,2025年前七个月对印投资涨了37%,新能源、电子制造这些领域合作红红火火,印度外长苏杰生说得实在:"不能因为别人说三道四,就坏了自己的好事,"   莫迪这三句话,让中印关系从"冷战"走向了"缓和",这背后既有经济账的清醒——印度要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也有地缘政治的现实——全球南方国家崛起,中印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联手应对单边主义。   不过,这条路走起来不容易,印度国内还有不少人觉得"向中国低头"是软弱,反对党老拿边界问题做文章,莫迪的政策可能说变就变,美国肯定不会闲着,关税大棒、技术封锁这些手段随时可能砸过来,再者,中印在"一带一路"和印度搞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怎么协调,还得慢慢磨合。   但往大了看,中印和解的意义远超双边关系,如果两国能在半导体、绿色能源这些新领域联手,不仅能补上各自的短板,还能给全球产业链多一个选择,在上合组织、金砖机制里,中印要是能齐心协力,那些搞霸权主义的国家也得收敛几分。   就像中国驻印度大使说的:"中印合作,利在两国,惠及亚洲,泽被世界,"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龙象共舞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毕竟,亚洲的未来,还得靠亚洲人自己书写。

0 阅读:1469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