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菲律宾总统突然宣布了 9月1日起,该国所有大米进口按下60天

康安说历史 2025-09-02 11:32:29

果不其然 菲律宾总统突然宣布了 9 月 1 日起,该国所有大米进口按下 60 天暂停键。这一决定,瞬间在国际粮食市场激起千层浪。 马科斯这记 “急刹车” 可真够突然的。前脚刚结束印度访问,后脚就让内阁敲定了暂停进口的方案。全球最大大米进口国突然关闸,越南粮商们手里的订单瞬间成了烫手山芋。 要知道,菲律宾人吃的每五碗米饭里,就有一碗来自越南。2024 年那 468 万吨进口大米里,越南一家就占了 356 万吨,这下说停就停,胡志明市的大米仓库怕是要堆不下了。 说是为了保护农民,这话听着没毛病。今年上半年菲律宾稻谷收成创了纪录,908 万吨的产量本该让农民笑开花。可现实是贸易商用 8 比索一公斤的价格收粮,连 12 比索的成本线都够不着。 农民越种越亏,政府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们好像忘了,去年为了平抑物价,自己把进口关税从 35% 砍到 15%,这才让廉价外米趁机占领市场。现在又反过来堵门,这操作跟去年刚降税时的表态简直判若两人。 城里人的抱怨声已经起来了。马尼拉家庭主妇发现,超市里的大米价格悄悄涨了一两比索。这点涨幅对富人不算啥,可对每天靠几十比索过活的穷人来说,餐桌上的米饭可能就要少半碗。 政府想两头讨好,特意留了个口子 —— 小众品种大米还能进口,但普通人家吃的籼米粳米全在禁令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注定顾此失彼。 更讽刺的是农业部的预算单。嘴上喊着要帮农民,2025 年农业预算倒是翻了倍,可看看钱花哪儿了?灌溉设施要 1.2 万亿比索,仓储建设要 930 亿,这些真金白银还没落地,政府先忙着跟美国签弹药厂协议。 台风年年刮坏稻田,灌溉渠修了一半就停工;农民的稻谷在雨季发霉,国库的储备粮却只有 30 万吨。这种时候暂停进口,跟家里没存粮却敢断外卖的操作有啥区别? 国际市场的连锁反应来得比预想更快。泰国米商们刚从印度解禁的冲击里缓口气,又遭菲律宾补刀。5% 碎米率的精米价格已经跌到 412 美元一吨,比去年降了三成。 越南更惨,出口价九年来最低,有些米商宁愿囤着也不愿亏本出货。这两国还没来得及开拓日本市场,就先被老客户釜底抽薪。菲律宾这一巴掌,不仅打在自己脸上,连带整个东南亚粮市都疼得龇牙咧嘴。 农业部想过后续吗?60 天禁令一到,积压的进口需求会不会报复性反弹?到时候国际米价被炒起来,吃亏的还不是菲律宾自己。 他们的仓储能力本就堪忧,现在本地新米收上来没地方放,等禁令解除,外米一进来,价格怕是要跌得更狠。这种只顾眼前的政策,跟之前台风天里靠喊口号救灾的套路如出一辙。 说到底还是农业底子太薄。亩产比越南低一截,运输成本却高两成。农民连超市零售价都不知道,只能被贸易商压价。 政府不想着升级技术、修仓库、建物流,反倒把心思花在开关进口闸门上。就像副总统莎拉吐槽的,钱都砸去搞军事合作了,哪还有功夫管农民死活? 现在禁令是下了,农民的稻子能卖上价吗?消费者的饭碗保得住吗?越南的粮船还在马尼拉港外徘徊。这场由暂停进口引发的风波,暴露的何止是粮食问题。 一个连自家餐桌都保不住的国家,却总想着在南海耍威风;一边伸手要援助,一边把钱花在买军火上。 马科斯大概忘了,粮食安全从来不是靠临时禁令堆出来的。中国的农户靠 “互联网 + 农业” 掌握市场信息,泰国的仓储体系能扛过雨季,越南的加工技术让每粒米都卖上价。这些真功夫,靠喊口号和拍脑袋出政策学不来。 60 天后禁令解除时,菲律宾的大米市场会怎样?没人说得准。但有一点很清楚,靠关门护短救不了农业。 就像台风天里光抱怨不建防洪堤一样,这次暂停进口的闹剧,最终只会让菲律宾在粮食自给的路上越走越偏。国际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吃道德绑架那一套,这个道理,菲律宾早该懂了。

0 阅读:86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