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蒙古国谈妥了 9月2日上午,中国方面在北京会见出席活动的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

康安说历史 2025-09-02 22:33:51

中国和蒙古国谈妥了 9月2日上午,中国方面在北京会见出席活动的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双方多个领域的合作进行探讨,并现场签署了多份合作文件! 蒙古谚语说 “邻里心灵相通,命运与共”。这句话用来形容中蒙关系再贴切不过。两国山水相连,做了多年的好邻居。这次会谈的成果,正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条谈了 17 年的跨境铁路终于敲定。从 2008 年开始,双方来来回回谈了 60 轮。如今,“嘎顺苏海图 - 甘其毛都” 口岸跨境铁路的合作协议正式落地。 这条铁路全长 8081 米,不长却意义重大。它将在 2025 年 4 月正式动工。按照规划,2027 年通车后,蒙古国的煤炭从矿区运到中国钢厂的时间将从现在的 3 天缩短到 20 小时。 每年能承担 3000 万吨货物运输。这不仅能打破蒙古国煤炭出口的瓶颈,还能让中国制造业获得更稳定的原料供应。蒙古国预计,煤炭年出口量将从 8370 万吨升至 1.2 亿吨。铁路运输占比有望翻倍。 为了达成这项合作,蒙古国答应了三项条件。他们同意与中国签署煤炭长期供应协议,以后会以固定价格向中国出口煤炭。 他们还同意不让一家企业垄断铁路建设,中国企业也能参与投标。这些条件的达成,体现了双方的诚意和智慧。毕竟,好的合作需要双方都让步,都受益。 除了铁路,能源合作也是重头戏。蒙古国煤炭资源丰富,占该国矿产出口总量的 90.5%。塔本陶勒盖煤矿等世界级资源产区,将通过这条铁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对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这种互补性,让两国的合作越走越近。 环保合作也是这次会谈的亮点。今年 4 月,蒙古国强沙尘气团曾一路南下,影响到中国两广地区和海南岛,总面积超过 560 万平方公里。这样的环境问题,需要两国联手应对。 中国通过与蒙古国合作建设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援建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区,推广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技术。 2024 年 12 月,中国还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向蒙古国提供森林消防器材,提升其森林消防能力。这次会谈后,双方在生态领域的合作会更加深入。 民生领域的合作同样暖心。中国援助乌兰巴托市的 “绿湖 1008 户住宅区” 项目正在推进,将让不少蒙古国民众搬进新家。 “一带一路・光明行” 活动自 2019 年启动以来,已为蒙古国 645 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今年 5 月,又有 120 名患者来到中国接受治疗。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两国人民的心贴得更近。 蒙古国总统这次访华行程满满。他先去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再到北京参加纪念活动。蒙古国自 2004 年成为上合组织首个观察员国以来,一直积极参与组织活动。这次中蒙合作的深化,也将推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区域合作更进一步。 从 1956 年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铁路通车,到如今第二条跨境铁路即将动工,中蒙两国的互联互通不断升级。 内蒙古自治区在 4200 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已拥有 20 个对外开放口岸,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立体化的开放格局。智慧通关、无人驾驶跨境运输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中国和蒙古国的合作,没有零和博弈,只有共赢选项。双方在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把邻里情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 这次谈妥的一系列合作,不仅能推动两国经济发展,还能增进人民福祉,为地区稳定和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中蒙这对好邻居、好伙伴,还会携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0 阅读:752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