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捡钱啊!”近日,一37岁重庆女子和丈夫在比利时卖豌杂面,结果1天的收入

治愈系萌主 2025-09-04 17:50:03

“这简直是捡钱啊!”近日,一37岁重庆女子和丈夫在比利时卖豌杂面,结果1天的收入就高达1000欧元,折合人民币7700多元,她表示当地人都很喜欢吃她做的特色美食,网友:这可能就是美食大国的自信吧! 汪莉搬到比利时已经十年了,前几年主要在家照顾孩子,后来孩子慢慢长大,能自己学习、照顾自己了,闲不住的汪莉就想找份事儿做,既能让自己忙起来,也能多赚点钱。 可找工作的时候却不太顺利,有时候是语言沟通上差一点意思,有时候是当地职场对外国人有点隐性的门槛,投出去的几份简历都没下文。 不过汪莉没泄气,反而琢磨起来:自己身上最特别的优势到底是什么?没一会儿就想通了,是从小吃到大的中国菜啊! 汪莉特意从国内淘宝上挑了做生煎包用的平底锅、炒米饭的长柄铁锅,还有些当地超市买不到的调料,通过国际物流寄到比利时。 汪莉思来想去便打算卖豌杂面,那碗裹满杂酱、撒着葱花的面条,是刻在她记忆里的家乡味儿,“不然试试卖豌杂面?”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住了。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比利时的食材市场跟国内差不少,做传统豌杂面需要的关键食材,在这儿很难直接买到。 没有软乎乎的豌豆做豌豆泥,汪莉就跑遍了当地好几家大超市和农贸市场,最后发现鹰嘴豆的口感和质地跟豌豆差不多。 于是汪莉就买回去用高压锅焖软,再压成泥,反复调水量和火候,尽量让鹰嘴豆泥吃起来跟豌豆泥一样绵密。 没有重庆本地那种碱水面,汪莉就把超市里十几种干面都对比了一遍,最后选了北京炸酱干面,用开水煮好后过一遍凉水,这样面条既筋道,又能吸住杂酱的香味。 做肉杂酱需要肥瘦相间的猪肉,可当地超市卖的猪肉不是纯瘦就是纯肥,汪莉就专门找肉铺老板,提前订带皮的五花肉。 然后汪莉就回家自己去皮、切成小块,再剁成肥瘦均匀的肉末,加上豆瓣酱、甜面酱这些调料,用小火慢炒四十多分钟,让肉酱的香味充分出来。 那段时间,汪莉每天都在家试做两三碗豌杂面,喊家人、身边的中国朋友还有比利时邻居来尝,根据大家的反馈调调料比例。 就这么调试了一个多月,终于做出了既保留重庆豌杂面精髓,又合比利时人胃口的“改良版豌杂面”,连平时挑嘴的儿子都连吃两碗,说“跟在重庆外婆家吃的味儿一样香”。 解决了味道的问题,汪莉就开始准备摆摊的手续,四月,她通过当地朋友介绍,找到了集市的管理员,详细说了自己想摆摊卖中国面条的计划,还特意带了做好的豌杂面请管理员尝。 管理员吃完特别喜欢,不仅很快同意了她的摊位申请,还耐心跟她说需要办哪些手续,之后,汪莉就按要求准备材料,先后办了卫生许可证。 工作人员还专门检查了汪莉储存食材的方式和制作工具干不干净,另外还办了个人税号,确保摆摊是合法合规的。 到了五月下旬,汪莉的“中国面条”小摊终于在集市上开张了,她的摊位特别简单:一张折叠桌,上面摆着煮面的锅、装杂酱和鹰嘴豆泥的保温桶、切好的葱花和酸黄瓜丁,还有几个装餐具的盒子。 为了让顾客清楚价格,汪莉还特意做了个简单的价目牌,写着小份七欧元、大份九欧元,没想到开张第一天就特别顺利。 路过的顾客被保温桶里飘出来的肉酱香味吸引,都停下脚步问,尝过试吃的小份后,大多都会买一份。 当天就卖了三十多份,收摊的时候还有几个没吃到的顾客,特意问汪莉下次什么时候来,说“下次一定要尝到”。 现在汪莉每次出摊,摊位前都排着队,一天收入能稳定在一千欧元左右,这份来自重庆的美味,在比利时的街上收获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点赞关注支持一下,感谢大家! 信息来源:第1眼新闻 外国朋友又被中国美食硬控了!重庆妹儿在比利时卖豌杂面,一天收入1000欧元左右,外国顾客直呼这是吃过最好吃的中国美食!

0 阅读:1
治愈系萌主

治愈系萌主

治愈系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