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印度突然宣布 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升降机导轨作出反倾销肯

非常盘点中 2025-09-05 00:21:13

就在刚刚 印度突然宣布 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升降机导轨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征收24.11%-51.87%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 别以为这东西不起眼,它可是电梯里的 “脊椎骨”,印度城里的商场、办公楼、居民楼要装电梯,都离不开这玩意儿。中国产的导轨凭着性价比高,在印度市场占了 35% 的份额,这下加了税,不少印度建筑项目怕是要头疼了。 说起来,带头告状的印度本土企业 Savera India 有点意思。这家公司市值才 17.8 亿卢比,最近五年市场份额不升反降,从 0.44% 跌到了 0.31%。 它一年产能才 1 万件,就算开足马力生产,也填不上中国产品退出去后的市场空缺。这就好比自家小卖部卖不动货,不去琢磨怎么改进,反而先把隔壁生意好的超市告了,说人家东西卖太便宜。 这种操作印度可不是头一回干,去年对中国腈纶纤维征税,最高到 216 美元 / 吨,直接让吉林化纤损失超 3000 万美元订单。 再往前数,2023 年印度一口气对中国发起 22 起反倾销调查,平均半个多月就来一次,成了全球对中国下狠手最多的国家。 从化学原料到金属制品,只要本土企业喊疼,政府就祭出关税收缴大棒,可这么多年下来,真正能扶起来的产业没几个。 中国商务部早就看不下去了,多次提醒印度别滥用贸易保护措施。毕竟自 1994 年以来,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已经有 212 起,目前还在执行的就有 93 起。 但印度好像认准了这套办法,反正每次都打着 “保护本土产业” 的旗号,可实际效果呢?就拿升降机导轨来说,中国企业像东方润安早就形成了从炼铁到制造的全产业链,山西的企业还把同类产品卖到了 20 多个国家,技术和成本优势摆在那儿。 印度这边刚宣布加税,那边的电梯制造商就坐不住了。中国导轨一涨价,他们要么就得花高价买本土货,要么就得找其他国家进口。 可问题是,升降机导轨这东西讲究精度和耐用性,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造的。 欧洲和韩国的产品是好,但价格比中国货高得多,最后这笔账还得算到印度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基建项目头上。难怪有人说,印度这是自己给自己的城市化进程踩刹车。 更尴尬的是,印度一直喊着 “印度制造” 的口号,可连航母上的升降机都得靠进口部件组装,自己折腾半天还得改设计、拖工期。现在想靠加税逼本土企业成长,有点像逼着小学生一下子去参加高考。 Savera India 就算拿到了更多市场份额,以它现在的产能和技术,能满足印度每年新增的那么多建筑需求吗?恐怕最后还是得偷偷从其他渠道进货,只是成本更高了而已。 中国企业也不是吃素的,浙江鼎力之前在美国遭遇反倾销时,就通过开拓新市场、优化供应链来应对。现在印度加税,中国的升降机导轨企业可能会把目光转向东南亚、非洲这些正在搞基建的地方。 反正全球城市化的浪潮还在继续,少了印度一个市场,还有其他国家等着呢。倒是印度自己,本来想借加税筑起保护墙,结果可能把自己困在里面。 说到底,贸易保护这东西就像止痛药,偶尔吃一次或许能缓解阵痛,但天天吃就会产生依赖,还治不好病根。 印度对中国产品一次次挥起关税大棒,看似在帮本土企业,实际上却让下游产业和消费者买单。中国商务部说得对,对话磋商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可印度好像还没明白,在全球产业链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想发展制造业,靠关起门来可不行。 这次对升降机导轨加税,说不定又是一次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印度的建筑商们发现电梯成本涨了,工期拖了,最后还得回过头来想办法。毕竟在实实在在的产业链面前,任何贸易保护的花架子,最终都得给现实让路。

0 阅读:1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