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呼吁世界各国不要参加中国的九三阅兵,再次说明了左宗棠对日本人的评价是一针见血的:“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你平时瞅日本外交那套,确实能唬住不少不了解的人:见面就是九十度鞠躬,递名片时双手捧着,说话时敬语用得比谁都熟练,连走路的姿势、坐姿都透着一股“讲究”,细节抠到极致。可偏偏一碰到国际大义、历史是非这种关键问题,立马就露馅了,之前装出来的“礼貌”全成了虚情假意的幌子。 左宗棠早一百多年前就看透了这一点。他说日本人“知小礼而无大义”,可不是随口瞎说的。你看日本,能把茶道、插花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琢磨到极致,师傅教徒弟时连动作幅度、呼吸节奏都有讲究,可一旦涉及到国家层面的道义,比如面对自己当年的侵略历史,立马就换了副嘴脸——屠杀邻国平民时眼都不眨,抢别人地盘时比土匪还狠,哪还有半分平时那副“彬彬有礼”的样子? 就说1874年那回,日本找了个“琉球船民遇害”的由头,就敢直接派兵闯进台湾,对着手无寸铁的原住民下死手。 当时清廷派沈葆桢去交涉,左宗棠得知消息后,气得直接上书朝廷痛斥:这些日本人在屠杀平民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讲“礼节”?抢别人土地的时候,怎么不说要“尊重”?一边举着屠刀砍向无辜百姓,一边说不定还会鞠躬说“抱歉给您添麻烦了”,这套路是不是看着特别眼熟?跟现在日本一边喊着“友好”,一边又呼吁各国抵制中国阅兵,简直是如出一辙。 再说现在,日本政府天天把“礼仪”挂在嘴边,官员出门访问时鞠躬鞠得比谁都深,可背地里干的事呢?修改历史教科书,把当年的“侵略”改成“进出”,把“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淡化甚至删除;年年都有政客去参拜靖国神社,那里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却被他们说成是“缅怀英灵”。 你说说,鞠躬再标准,能掩盖当年侵略中国、杀害数千万中国人的历史吗?茶道再风雅,能洗白篡改教科书、否认战争罪行的嘴脸吗?这些小恩小惠、表面功夫,在血淋淋的历史真相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这次日本呼吁各国不参加九三阅兵,更是把“无大义”“无大德”体现得淋漓尽致。九三阅兵纪念的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为了提醒全世界珍惜和平,别让战争悲剧重演。 日本作为当年的侵略国,本该主动反思历史、向受害者道歉,可它倒好,不仅不反思,还想阻止别人纪念胜利,这不是明摆着不想让世界记住它当年的罪行吗?这不就是左宗棠说的“拘小节而无大德”——只在乎自己那点虚伪的面子,却把国际道义、人类良知抛到了脑后。 还有更让人不齿的,日本向来是“畏威而不怀德”。当年二战战败后,被美国驻军管控,立马就对美国服服帖帖,连美国说什么都不敢反驳;可一旦看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就开始处处给中国使绊子,一会儿在钓鱼岛问题上挑事,一会儿跟着美国在台海问题上指手画脚。 之前中国对日本释放善意,邀请日本友人参加纪念活动,希望通过正视历史促进友好,可日本非但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地搞小动作,这不就是典型的“给脸不要脸”? 回想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就特别警惕日本,他知道这个国家表面上学中国文化、讲礼仪,骨子里却藏着扩张的野心,一旦强大起来就会像强盗一样四处掠夺,也就是“强必盗寇”;要是打不过别人了,又会立马装孙子,低头认错,也就是“弱必卑伏”。 现在看看日本的所作所为,不正是左宗棠说的这样?经济实力强的时候,就想在国际上抢话语权,否认侵略历史;一旦遇到点挫折,又会装出可怜兮兮的样子,求着别人帮忙。 日本政府这次的呼吁,说白了就是怕世界各国通过参加九三阅兵,再次记起它当年的侵略罪行,怕自己的虚伪面具被戳破。可历史就是历史,不是它靠几句谎言、几个小动作就能掩盖的。 左宗棠的评价之所以能流传这么久,就是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日本的本质——那些表面的“小礼”“小节”,永远掩盖不了骨子里的“无大义”“无大德”。日本要是真想去的国际社会的尊重,与其花心思阻止别人参加纪念活动,不如好好正视历史,拿出真正的诚意给受害者道歉,不然再标准的鞠躬,也只会让人觉得更加虚伪可笑。
炸了!日本议员山添拓甩出颗重磅炸弹——把防务省藏了70多年的731档案,连标着“
【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