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

山河又月明 2025-09-08 18:46:16

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结果合作至今没看到,才发现成美国“反华”势力的牺牲品…… 立陶宛这次是真的肠子都悔青了!2025 年刚上台的新政府一开口就给了世界一个大瓜:承认四年前跟着美国瞎起哄,允许台湾当局设所谓 "代表处" 是彻头彻尾的错误。这话要是放在四年前,估计能把当时跳得最高的立陶宛政客们气得当场昏过去。但现实就是这么讽刺,当初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狼狈 —— 美台当初画下的五座芯片工厂大饼,如今连个影子都没见着,反倒是自己的经济被折腾得元气大伤,成了美国 "反华" 棋盘上最不值钱的那颗弃子。 说起来也是唏嘘,立陶宛和中国的关系本来好好的。1991 年刚从苏联独立出来,中国就第一时间承认了他们,双方顺顺利利建了交。当时立陶宛可是拍着胸脯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两国贸易做得红红火火,立陶宛的奶制品、木材靠着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那时候的好日子现在想起来都让立陶宛商人掉眼泪。谁能想到,这个只有 280 万人口的波罗的海小国,会突然被美国画的大饼砸晕了头,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2021 年那场外交风波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魔幻。立陶宛政府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非要允许台湾当局以 "台湾" 名义设立代表处,这在全世界建交国里都是独一份的荒唐事。当时中国外交部气得直接召回大使,把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都算是罕见的强硬反制。可立陶宛当局当时还觉得自己特牛,以为抱上了美国和台湾的大腿就能一飞冲天,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大国博弈里的炮灰。 现在回头看,立陶宛当时纯属被美国灌了迷魂汤。美国主管欧洲事务的国务次卿专门飞到维尔纽斯敲边鼓,还许诺给 6 亿美元的信贷额度,这不就是明摆着花钱让人家当枪使吗?更可笑的是,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后来居然辩解说是 "名称起错了",还抱怨外交部门没跟他商量 —— 这甩锅水平也是没谁了,合着整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就靠拍脑袋决定? 最让立陶宛老百姓欲哭无泪的是经济上的惨重损失。中国可不是光喊口号,反手就给了个结结实实的教训。以前立陶宛的奶制品在中国超市里随处可见,木材也大量出口到中国,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外汇收入。但自从闹僵之后,这些生意基本全黄了。虽然没有具体的贸易数据,但看看隔壁塞尔维亚 2024 年跟中国 57.3 亿美元的贸易额,再对比立陶宛失去中国市场后的惨状,估计立陶宛商人半夜都得哭醒。 而当初让立陶宛最心动的芯片工厂项目,现在成了国际笑话。2021 年刚闹僵的时候,台湾当局立马凑上来表忠心,宣布给 1400 万欧元援助,还大张旗鼓地说要转让 8 寸晶圆技术,帮立陶宛建半导体工厂。美国也在旁边敲边鼓,好像马上就要把立陶宛打造成 "东欧芯片中心" 似的。当时立陶宛上下还真信了,觉得马上就能靠高科技产业发家致富,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现在看来纯属做梦。 这个所谓的合作项目简直就是一部荒诞剧。一开始计划投资 1.25 亿欧元,结果立陶宛胃口越来越大,硬生生把预算抬到 35 亿欧元,还要求台湾方面承担 85% 以上成本,甚至连电力补贴都要台湾包了。这哪是合作建厂,分明是想空手套白狼!更搞笑的是,立陶宛自己连地皮审批、变电站建设这些基础工作都搞不定,就敢狮子大开口要技术、要资金、要设备。2024 年合作方 Teltonika 宣布暂停项目时,给出的理由居然是 "市场评估变更",说白了就是:这破项目根本干不成! 台湾方面也不是傻子,折腾两年烧掉数百万欧元,连个厂房影子都没见着,最后只能灰溜溜地终止援助计划。而美国承诺的 6 亿美元信贷额度,到 2025 年实际到账的只有 1900 万美元,还只是技术咨询费用,连个正经工厂的影子都没有。 2024 年立陶宛议会选举后,新政府一上台就急着给中国递橄榄枝。总理帕卢茨卡斯先是说要恢复全面外交关系,后来又嘴硬说是 "过度解读",这种反复横跳的背后,其实是经济压力实在扛不住了。老百姓要吃饭,企业要订单,光靠美国画饼填不饱肚子。有民调显示早在 2022 年就有 58% 的立陶宛人反对那个所谓的 "台湾代表处",四年过去,估计后悔的人更多了。 现在立陶宛算是看明白了,跟着美国反华根本没好下场。美国自己都顾不上的芯片产业,怎么可能真的帮立陶宛搞起来?台湾当局更不靠谱,自身难保还想当 "冤大头",最后只能是互相挖坑。反观中国市场的体量和潜力,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可惜啊,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当初为了几句好话就背叛核心原则,现在想修复关系可没那么容易。

0 阅读:4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