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

烟雨评社 2025-09-09 11:34:49

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不光他信,就连老百姓都翘首以盼,甚至当地媒体都天天吹 “这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可谁能想到,这饼画得越大,最后摔得越惨。 立陶宛四年前在美国的怂恿下在台湾问题上搞了个大动作,彻底跟我国翻了脸。当时,他们满心期待美国和台湾当局所谓“合作”能带来经济腾飞,可如今四年过去了,那些承诺什么都没看到。 当时,立陶宛满心以为能靠着美国和台当局这两棵 “大树” 乘凉,可四年过去了,现实却给了他们狠狠一击。 在立陶宛与中国彻底撕破脸后,美国和台当局许下了一个看似无比诱人的承诺,5 年内要在立陶宛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还宣称能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陶宛上下顿时沸腾了。 当地媒体也跟着大肆鼓吹,将其形容为 “立陶宛的黄金机遇”,仿佛立陶宛马上就要迎来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立陶宛的民众信以为真,纷纷翘首以盼,幻想着那些高薪岗位能让自己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国家经济也能借此机会实现质的飞跃。 立陶宛的领导人更是对此深信不疑,立陶宛总理英格丽达・希莫尼特在社交媒体上信誓旦旦地宣称,要让立陶宛成为台湾在欧洲的 “硅谷”。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立陶宛在芯片产业领域的辉煌,却没料到这一切不过是一场虚幻的美梦。 为了讨好美国和台当局,立陶宛在反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不顾自身经济利益,退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 “17+1” 合作机制,失去了与中国在经贸、投资等多领域深入合作的机会。本以为能从美台那里得到丰厚补偿,可事实却残酷得多。 四年过去了,美台承诺的五座芯片工厂毫无踪影。所谓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更是成了天方夜谭。当初吹得天花乱坠的 “黄金机遇”,如今只剩一片荒芜。立陶宛不仅失去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还未能从美台处得到实际好处,国内经济陷入了困境。 在与中国关系恶化前,中国是立陶宛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5 年至 2019 年双方贸易额 5 年增幅达 82%。但关系破裂后,2021 年立陶宛对中国出口衰退 16.8%,2022 年更是暴跌 78.3% 。 反观美国,给立陶宛的所谓 “支持” 不过是一纸 6 亿美元的贷款,而且到期还得连本带利偿还,这哪里是什么援助,分明是让立陶宛雪上加霜。 台当局虽然一开始承诺投资 2 亿美元成立基金,还宣称要追加到 10 亿美元,可最终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未真正落实。立陶宛这才发现,自己被美台狠狠地摆了一道,成了他们在反华棋盘上的一枚弃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立陶宛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现实。民调显示,逾六成立陶宛人认为不应干涉中国内政;近半数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市场;近四成人认为支持台湾不会给立陶宛带来任何经济利益,其重要性不如与中国大陆保持良好的经济关系 。 如今,立陶宛终于承认做错了,新政府表示要寻求恢复与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然而,想要修复已经破碎的关系,岂是那么容易的事。 当初他们为了一时的利益,轻易地破坏了与中国多年来建立的友好合作基础,如今要重新赢回中国的信任,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实际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认错。否则,曾经摔过的跟头,可能还会再次绊倒他们。 立陶宛的遭遇说明,小国想在大国较量中获利,往往会发现承诺的可信度存疑。立陶宛用血淋淋的现实证明,给别人当棋子的下场就是搬石头砸自己脚。如今的立陶宛还在左右摇摆,既想恢复与中国关系,又不敢完全放弃美国的糖衣炮弹。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