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伟人毛泽东:清正廉洁,永垂不朽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体坛深度探秘 2025-09-09 14:37:17

缅怀伟人毛泽东:清正廉洁,永垂不朽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一生。在漫长的革命与建设岁月里,他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时刻警示着世人。 毛泽东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一生。在苏区瑞金时期,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他,给自己定下的粮食定量仅仅是一线普通战士的四分之三。延安时期,他自己动手种粮种菜,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领取伙食费,还自掏腰包招待名士和外宾。送儿子跟农民学种地,儿子结婚时仅送自己穿过的旧大衣。从1952年到1962年这十年间,他未曾做过一件新衣服,一件睡衣穿了20年,缝补了70多次,一双皮鞋穿了几十年,袜子破得都露出了脚趾头。吃饭时,掉在饭桌上的一粒饭、一根菜,他都会捡起来吃掉。三年困难时期,他7个月没有吃过一口肉。即使度过了困难时期,他最好的伙食改善也不过是一碗红烧肉。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这种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不仅是他个人的生活习惯,更是他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深刻践行,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公务活动和外交往来中,毛泽东始终坚持公私分明、廉洁自律。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人民向他赠送了大量珍贵礼品,但无论礼品多么贵重,他都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一律造册上交国库。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凡首长需要的一切东西,托当地办的,必须货款两清;二是不得用任何名义向地方要东西不付钱。他深知,作为国家领导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绝不能因私废公,更不能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种公私分明的高尚品格,让他赢得了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敬仰。 毛泽东不仅严于律己,还坚决与腐败行为作斗争,对腐败分子严惩不贷。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及时制定了一系列反腐败的法规和制度。在井冈山时期,他制定了《井冈山反腐败训令》,严格执行纪律,对违纪行为绝不姑息。1928年5月,红四军28团司务长在宁冈葛田乡买猪时,谎称没带钱就把猪赶走,查实后红四军军委随即召开会议,最终作出给予枪决的决定。在中央苏区,他领导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廉政运动,处决了谢步升、唐达仁、左祥云等一批腐败分子,有力地维护了党的纯洁性和苏维埃政权的清正廉洁。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刘青山、张子善巨大贪腐案,他痛心疾首,毅然决定判处二人死刑。他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两个,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二百个,两千个,两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这一果断决策,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对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毛泽东的这句话,振聋发聩,深刻揭示了廉政建设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在新时代,我们依然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回顾毛泽东的一生,缅怀他的清正廉洁,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清正廉洁永远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党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的重要法宝。我们要以毛泽东为榜样,坚守廉洁底线,坚决反对腐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0
体坛深度探秘

体坛深度探秘

探秘体坛深度,挖掘赛事背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