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年,孙权举办击杀关羽的庆功宴,宴会上降将糜芳正要举杯说话,东吴谋士虞翻大骂

尔说娱乐 2025-09-10 11:37:03

220年,孙权举办击杀关羽的庆功宴,宴会上降将糜芳正要举杯说话,东吴谋士虞翻大骂:“降虏之辈,安敢与吾同席而坐!”糜芳大惊,赶忙看向孙权,结果孙权沉默不语,再看在场文武百官,全都面露讥讽之色,都在看他笑话。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糜芳是三国时期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人生轨迹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作为徐州富商之子,糜芳家族曾对刘备集团提供重要支持,但在刘备阵营中却未得到应有重视。 关羽对糜芳的轻视态度尤为明显,这成为后来一系列事件的伏笔。 公元220年,孙权为庆祝击败关羽举行庆功宴。 宴会上,刚刚投诚的糜芳正准备举杯致辞,却遭到东吴谋士虞翻的当众羞辱。 虞翻斥责其为"降虏之辈",不配与东吴文武同席。 孙权对此默不作声,在场官员也都面露讥讽之色。 这一幕生动展现了降将在新阵营中面临的尴尬处境。 糜芳出身徐州富庶之家,其家族在乱世中选择支持刘备,提供了大量财力物力。 据史料记载,糜氏家族曾资助刘备组建军队,甚至不惜变卖家产追随刘备转战各地。 然而在刘备集团中,糜芳始终未能获得与其贡献相称的地位。 关羽尤其轻视糜芳,认为他仅凭家世而非真才实学获得职位。 这种轻视在多个场合都有体现。 有一次军事会议上,糜芳提出作战建议,却遭到关羽的嘲讽。 这种长期的不公正待遇,最终导致糜芳在关键时刻做出不同选择。 当孙权军队来袭时,糜芳没有选择誓死抵抗,而是开城投降。 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荆州战局,也改变了糜芳的个人命运。 投靠东吴后,糜芳的军事才能得到发挥。 在随后的战役中,他展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 特别是在几次与曹军的交锋中,糜芳屡建战功,证明了自己并非如关羽所说那般无能。 孙权也逐渐重用糜芳,让他参与重要军事决策。 糜芳的转变令人深思。 在刘备阵营时,他的才能被偏见所掩盖;而在东吴,他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这个现象反映出人才使用的重要性:一个人才能否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和获得的机遇。 糜芳的故事也揭示了三国时期政治现实的复杂性。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个人的选择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糜芳的叛降行为,从道德层面或许值得商榷,但从现实角度理解,这也是一个长期被轻视的人才寻求认可的表现。 历史对糜芳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他是背主求荣的小人,也有人认为他是在寻求应有的尊重和发挥才能的机会。 无论如何,糜芳的经历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的案例。 在评判历史人物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当时的具体环境和个人的处境,避免简单化的道德判断。 糜芳晚年在东吴度过,虽然不再有显赫的地位,但至少得到了相对安稳的生活。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历史上每个人物的选择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原因,值得我们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看待。 从更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糜芳的遭遇反映了三国时期人才流动的特殊现象。 在那个动荡年代,许多有识之士往往因各种原因选择投效不同的主公。 糜芳的选择,既有个人的无奈,也有时代的必然。 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简单地以"忠奸"二元论来评判,而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理解每个人物面临的困境和抉择。 糜芳在东吴的后期生涯相对平静,他逐渐淡出军政要职,过着普通文官的生活。 据零星史料记载,他晚年致力于整理兵书战策,偶尔为东吴将领提供咨询建议。 这种相对平静的晚年,或许是对他早年动荡生涯的一种补偿,也让后人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 主要信源:(趣历史网——糜芳背叛刘备投靠孙权之谜)

没关羽,只要有糜家支持,刘备很可能一样能成一方诸侯!如果没糜家,哪怕有关羽,刘备也只是一流寇耳!关羽那臭德性,除了自己两兄弟看谁都不顺眼!这也是他走麦城的主因!性格决定命运!

刘备远逊刘秀,得徐州失徐州,得荆州地失荆州地,得上庸杀刘封失上庸,……称汉中王以后物极必反,接连不断出错,……最终托孤让诸葛亮收拾川蜀残局……

这文基本就是编。糜芳到东吴几年后就被剥夺了兵权了,而当时东吴政坛决定政治人物身份高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有兵权,比如诸葛瑾……出了名的不会打仗,经常性打败仗甚至惨败,但始终有兵权在手。到糜芳这…就这么几年从手握重兵的大将变成了政坛路人…完全不是这文里说的日子过的这么舒坦,存粹是被政治流放了[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0 阅读:3485

评论列表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20
2025-09-10 12:40

江东鼠辈从此坐实!

用户14xxx66 回复 09-10 16:58
糜芳出自江东以北

guwuyilei

guwuyilei

11
2025-09-10 19:23

刘备远逊刘秀,得徐州失徐州,得荆州地失荆州地,得上庸杀刘封失上庸,……称汉中王以后物极必反,接连不断出错,……最终托孤让诸葛亮收拾川蜀残局……糜芳降吴,刘备川外民心几乎已无几了……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10
2025-09-10 16:08

忠臣不事二主!糜芳此类小人不足挂齿,永远定格在历史小丑的角色上!可耻!

用户10xxx12 回复 09-10 16:49
武圣人关羽事过二主,你说他忠不忠?可耻不可耻?

风晴浪子 回复 用户10xxx12 09-10 20:06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怎么来的?

冰雪紫芝恋

冰雪紫芝恋

9
2025-09-10 16:44

有关二鼠这种平头哥,就有若干糜芳这样的人

眼皮一单一双

眼皮一单一双

8
2025-09-10 21:51

关二爷真的被高估了,典型的刚愎自用,不顾大局,义气么,黑了

iscking

iscking

7
2025-09-10 21:09

因为刘备相较同时期的其他君主实在是太像个正常人了…哎,汉末就是一大群禽兽在争夺天下啊

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

4
2025-09-10 17:59

今日儿等笑我降,他日儿等效我降。

用户10xxx72

用户10xxx72

3
2025-09-10 23:06

那是刘备的钱袋子,关羽是仇富

用户10xxx59

用户10xxx59

2
2025-09-10 19:21

此时此刻沉默是金。

金石为开

金石为开

2
2025-09-10 20:36

国舅爷,干儿都降了。这刘备败局已定

用户10xxx57

用户10xxx57

1
2025-09-10 18:56

孙权江东鼠辈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