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男子在网上买了两条某品牌的轮胎,花了550块钱。扛回家的时候天已经有点热了,小区门口那几棵榕树底下有人在打麻将,他绕着人走过去,心里还挺踏实的,想着这俩轮胎至少够他撑过下半年,不用再花冤枉钱了。 塑封膜裹得挺紧,他没着急拆,搬上楼歇了口气才开始动手,一刀划开那层膜,外圈看上去确实没毛病,胎纹清晰也没压伤,只是当他手指沿着胎壁往里摸时,突然停住了。条形码的位置有点怪,不是褪色,是整块都糙得离谱,像是被谁用钢丝球来回搓了几十遍,颜色发灰,边缘还有点凹进去的地方,感觉很不对劲。 他本来以为就一条有问题,结果另一条更离谱,条码那块像是被谁下手重了一点,前头几个字母根本看不见,连数字的起笔都没有。那种直觉很难说出来,就是觉得有人想把什么东西“搞掉”。他先没发火,拍了照发给客服,问对方这是咋回事,客服回得贼快,说“这是厂里打磨过的,属于正常工艺”,还顺口发了张轮胎仓库的照片,下面一句“假一赔十”,像贴在群发模板里的话一样,贴上去也不多,去掉也不少。 他懒得和客服打嘴仗,直接投诉到市监局,把照片和聊天记录一并交了上去。一周后有了动静,那边来人看了轮胎,说确实是他们某个代工厂做的,生产日期也没过保,但是因为条码被破坏,系统里查不到这两条的编号,售后无法登记,只能当“无主产品”处理。而且那人还指出,其中一条胎侧靠近子口的位置有一道很细的裂纹,不排除是打磨时留下的暗伤,短期内看不出来,时间一久可能慢慢漏气。 他听完脑子嗡了一下,不是因为裂纹,而是那个“系统外产品”这说法听着太怪,怎么买个轮胎还整出个地下黑户的感觉。他越想越不对劲,条码如果是商品身份证,那磨掉它,是谁怕留下记录?这不是质量问题,是把“能追溯”这件事故意拆了。 他翻出那张“假一赔十”的聊天截图,连同检测结果一块带去了法院,要求对方履行承诺。但法院没完全照着来,判的是退一赔三,不是十倍。理由也说得清楚,轮胎本身没问题,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假货,但商家遮蔽条码、干扰正常识别,属于对消费者权益的蓄意破坏,构成欺诈。 最后他拿回了550元货款,加1650元赔偿,一共2200元。他把这事讲给朋友听,对方没评论结果,只轻描淡写来了一句:“打磨掉条码,怕留下什么呢?”你要是遇上这种事,会觉得值不值得为那点钱去跑一圈法院?欢迎你来讲讲看法。
广西,男子在网上买了两条某品牌的轮胎,花了550块钱。扛回家的时候天已经有点热了
陌上逍遥游春
2025-09-11 16:47:00
0
阅读: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