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高铁选择日本人建设,建成后让泰国欲哭无泪。这就是中国速度!这才是日本速度!中

烟雨评社 2025-09-12 11:35:47

泰国高铁选择日本人建设,建成后让泰国欲哭无泪。这就是中国速度!这才是日本速度!中日双方在泰国高铁修建上的较量终于伴随泰国内阁批准中泰高铁二期工程而真正落下帷幕。当然,虽然仍存一定可能性日本弯道超车,可就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的现状来看,日本除非寻求外力支持和帮助,否则将无法做到赶上我国。 2016年那个夏天,泰国政府拍板决定把价值120亿美元的曼谷到清迈高铁项目交给日本。当时全世界都觉得日本厉害,竟然从中国手里抢走了这么大的订单,可谁能想到,九年过去了,这条铁路连个影子都没见着。反倒是中国承建的其他项目一个接一个地通车了。 泰国当初把高铁项目交给日本建设时,恐怕没料到会落到如今欲哭无泪的地步。反观中泰高铁的推进速度,两相对比,“中国速度” 和 “日本速度” 的差距一目了然。随着泰国内阁批准中泰高铁二期工程,这场中日在泰国高铁领域的较量,总算有了阶段性的结果。 虽说日本还有一丝弯道超车的可能,但看看其项目长时间停滞的现状,要是不找外力帮忙,想赶上中国,几乎是难上加难。 日本在泰国拿下的那条高铁线路,规划是连接曼谷和清迈,全长不到 800 公里。2015 年就敲下合作意向,可到现在快十年了,连曼谷市区的起点站还没完全建好。 去年有泰国媒体去现场拍过,工地里稀稀拉拉停着几台挖掘机,工人没几个,钢筋锈迹斑斑堆在路边,旁边的临时板房都快被杂草淹没了。 最让泰国头疼的是成本,原计划预算 3000 亿泰铢,现在光前期设计和土地征用就花了 1200 亿,日方还不断要求追加投资,说地质勘探发现新问题,隧道施工得用更贵的技术。泰国交通部长在议会被质询时,只能无奈承认:“原以为日本技术靠谱,没想到进度和预算都失控了。” 再看中泰高铁,从 2017年开工到现在,一期曼谷到呵叻段已经铺轨过半,今年年底就能试运行。这段线路全长 253 公里,穿越了湄南河平原和多山区域,光是桥梁和隧道就占了 40%。中国建设团队带着全套设备过来,24 小时轮班施工,遇到雨季影响进度,就搭起防雨棚继续作业。 泰国工程师跟着学了不少本事,比如用无人机测绘地形,比传统方法效率提高三倍;预制梁场采用流水线生产,一片 30 米长的梁以前要 15 天,现在 7 天就能完成。当地工人都说:“中国师傅干活像上了发条,我们都得小跑着才能跟上。” 日本项目停滞的原因,说起来挺复杂。一方面是他们的建设模式太死板,设计方案改一点就要层层报批,光是曼谷站的外观设计,就因为日本总部和泰国方面意见不合,来回扯皮了 18 个月。 另一方面,日本企业把核心技术攥得太死,不肯给泰国本地企业分包,所有关键部件都从日本进口,不仅运费贵,通关手续还麻烦,去年有一批信号设备卡在港口,就因为日方少办了一份原产地证明,耽误了整整两个月。 反观中泰高铁,70% 的土建工程都交给泰国公司,中国团队只负责技术指导和核心设备供应,既降低了成本,又帮泰国培养了不少技术工人。 中泰高铁二期工程获批,意味着线路将从呵叻延伸到廊开,直达老挝边境,和中老铁路连起来。这条线一旦贯通,从昆明坐高铁到曼谷只要 10 小时,比现在坐飞机还方便,运费却能便宜一半。 泰国商家早就盼着这一天了,曼谷的水果商算过账,以前芒果运到成都,走海运要 15 天,还容易烂;高铁开通后,冷链车厢 48 小时就能到,损耗率从 20% 降到 5% 以下。 日本那条线连影子都没见着,泰国老百姓已经开始调侃:“等日本高铁通车,说不定我们都能坐着中泰高铁去中国抱孙子了。” 日本不是没尝试过加速,去年换了项目经理,还拉来两家欧洲企业想合作,可效果不大。欧洲企业一看日本的设计图纸,直摇头说太落后,想改用新的轨道技术,又得重新做环评,又是半年过去了。泰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日本速度?我看是‘日本树懒速度’还差不多。” 中泰高铁的推进,靠的不只是快,更是实在。中国团队会根据泰国的实际情况调整方案,比如在农田路段采用高架,不占耕地;经过寺庙时,特意把桥墩设计成莲花造型,尊重当地文化。 这些细节让泰国人觉得很贴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都在看,印尼雅万高铁用了中国技术,提前半年通车;越南也频频派人来考察中泰高铁,据说已经在商量合作的事了。 说到底,高铁建设比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效率和诚意。日本在泰国的项目,像个精致却不合身的西装,好看但穿起来别扭;中泰高铁则像量身定做的衣服,舒服又实用。这场较量的结果,其实早就写在那些正在铺设的铁轨上,一节节往前延伸,既通向远方,也通向人心。 在重大决策中,“面子”永远不如“里子”重要,看得见的成果,远比听得见的光环更有价值,而中国高铁在东南亚的成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