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7年,赵构病逝,享年81岁,宋孝宗想给他庙号“世祖”,肯定他建立南宋王朝的

自然解说甲一 2025-09-12 20:40:38

1187年,赵构病逝,享年81岁,宋孝宗想给他庙号“世祖”,肯定他建立南宋王朝的功劳,群臣不答应,只好改为“高宗”,即是宋高宗。 1187年,南宋临安城,八十一岁的太上皇赵构在德寿宫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位一手建立南宋政权、又因杀害岳飞和签订《绍兴和议》而备受争议的皇帝,死后却给朝廷出了道难题。 该用什么庙号来定义他复杂的一生,养子宋孝宗赵昚原本一拍脑袋,想出了个“世祖”的尊号,打算将赵构与光武帝刘秀比肩,谁知群臣当场炸锅,一场持续数月的庙号争论就此开幕,场面堪比市集吵架。 宋孝宗原本信心满满,他特意找来翰林学士洪迈,商量着将赵构的庙号定为“世祖”,洪迈立马捧场,引经据典说赵构和刘秀一样。 都是“布衣起兵、中兴王朝”的典范,刘秀能称“世祖”,赵构凭什么不行,孝宗听得心花怒放,觉得这主意既显孝心,又抬高了自家养父的历史地位。 可惜朝堂上多的是老学究,礼官尤袤带着颜师鲁、郑侨等一帮人,当场泼了盆冷水,他们搬出《礼记》,劈头就是一句:“子为父屈,虽圣不先父食。” 儿子怎么能爬老子头上,赵构是徽宗的亲儿子,徽宗庙号“徽宗”,儿子若成了“祖”,岂不是让老爹在太庙里矮一辈?礼法秩序还要不要了! 更有人翻出历史旧账,刘秀能称“祖”,是因为西汉早被王莽灭了,他全靠自己打天下。 赵构呢,明明是继承了父兄的皇位,不过是个“搬家皇帝”,从开封跑到临安,和东晋的司马睿一个路子,司马睿也只混了个“中宗”,赵构凭什么跃升“祖”级? 孝宗顿时哑火,他本想硬扛,又怕被后世嘲笑“不孝”,只好暗中暗示群臣,换个理由,别让朕太难堪。 “世祖”被否,戏还得唱下去,群臣开始脑洞大开,提议的庙号一个比一个离谱。 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率先推出“圣宗”,夸赵构“称善赋简曰圣”,是忍辱负重的圣人,兵部侍郎林栗却跳出来反对,说赵构的谥号里已有“圣”字,重复使用太啰嗦。 他竟提议用“尧宗”,因为尧帝禅让给舜,赵构也禅让给孝宗,多贴切。 结果满朝哗然,太常少卿尤袤看热闹不嫌事大,慢悠悠提出“艺宗”,说赵构多才多艺,堪比“艺祖”赵匡胤。 这下彻底捅了马蜂窝,“艺”字听着像“艺妓”,群臣唾沫横飞:“你们想让太上皇在九泉下开戏班子?” 最后有人憋出个“大宗”,吹捧赵构“则天法尧”,孝宗一听脸都绿了,赵构冤杀岳飞、割地称臣,哪配和尧帝比,更别说“大宗”听着像太宗赵光义,简直乱套。 这场争论拖了数月,太庙祭祀一推再推,孝宗气得拍桌:“再定不下来,朕就成了不孝子。” 就在僵持不下时,礼官们突然翻出一本古籍,献宝似的重提“高宗”,这回他们学聪明了,配上三点完美说辞。 第一,商朝只有“太高世中”四种庙号,宋朝国号源于商丘,赵构恰在商丘登基,这是天命。 第二,商朝武丁中兴天下,庙号就是高宗,赵构也是“中兴之主”,般配! 第三,“高”字彰显功业巅峰,又不违礼法。 孝宗终于眉开眼笑,群臣长舒一口气,再吵下去,怕是要陪赵构一起进太庙了。 1187年秋,赵构的牌位终于刻上“高宗”二字,送入太庙,这场闹剧就此收场,但背后的历史讽刺却远未结束。 赵构的“中兴”背后,是半壁江山沦陷、岳飞冤死风波亭,他的庙号之争,暴露了南宋朝廷的尴尬处境。 既想美化偏安,又难掩骨子里的虚弱,《宋史》记载,赵构晚年自称“倦勤”,却以太上皇身份干政25年,连孝宗北伐都要看他眼色。 所谓“高宗”,商朝武丁开拓疆土,唐朝李治虽弱却也有“永徽之治”,赵构的“中兴”却止步临安,后世学者叹道:“若论功业,他更近司马睿的‘中宗’,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历史有时就像这场庙号争论,表面吵的是字眼,背后却是王朝的胆气与尊严。 信息来源:(国学导航——宋史 卷三十二 本纪第三十二)

0 阅读:53

评论列表

圝圣言圝

圝圣言圝

1
2025-09-12 21:32

赵构只是被一帮小人给摸黑了。其实他的功绩是大于刘秀的。刘秀只是从汉人手里恢复汉朝。赵构可是从异族手里挽救了汉族。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真的假不了 回复 09-12 21:47
五代十国的汉是被宋给灭掉的。[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赵构什么时候自称为汉族了?

猜你喜欢

自然解说甲一

自然解说甲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