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桃李面包的事情闹大了,我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我也是前阵子才听说的,我一个朋友中秋前给家里买月饼,结果买回去她爸妈吃了一口,说这玩意儿怎么跟蛋糕似的,一点月饼味儿都没有。朋友拿过盒子一看,上面印着三个小字“蛋月烧”,她才反应过来买错了。 她当时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包装跟其他月饼礼盒几乎一模一样,就摆在超市最显眼的中秋货架上,谁能想到这里面有猫腻。她上网查了下才搞明白,这个叫“蛋月烧”的东西,其实就是用蛋糕的方子做的,主要原料是鸡蛋和低筋面粉。 据说这东西最大的特点是不用“回油”,烤出来就是软的,生产起来比传统月饼快得多,成本也低一些。很多商家就抓住了这一点,把它包装成“新式月饼”来卖,专门吸引那些觉得传统月饼太硬或者太甜的年轻人。 我朋友说她买的那盒,包装上印着一个挺好看的国风插画,旁边写着“轻甜新选择”“松软不油腻”,看起来特别健康。她也是觉得新奇,想买给爸妈尝个鲜,压根没往配料表那边想。 后来她特地去看了下配料,发现那款蛋月烧的糖和油一点也不比广式月饼少,所谓的“轻甜”好像只是口感上的错觉。因为它质地蓬松,吃起来没那么噎人,大家就以为它更健康,其实热量和糖分可能都差不多。 这事儿之后我就留意了一下,发现市面上还真不少。尤其是在一些电商平台,很多月饼销量榜上排前面的,点进去一看都是这种蛋月烧。它们的价格也不便宜,基本都是按着月饼礼盒的价位在卖,一套下来也要一两百块。 有懂行的人说,这其实就是钻了个空子。早几年这东西还不算月饼,但后来有个新标准,把它也归到月饼的类别里了,叫“烘烤类蛋制品月饼”。所以商家在包装上印“月饼”两个字,理论上也不算违规。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销售环节,很多商家会有意无意地模糊它和传统月饼的区别。比如把“蛋月烧”的字样印得特别小,或者干脆只在不显眼的地方标注品类,大部分消费者不仔细看,很容易就当成普通月饼买走了。 我一个在糕点厂工作过的远房亲戚说,传统月饼工艺还是挺复杂的,比如广式的莲蓉馅要用好几种糖浆去调,苏式的酥皮要一层一层手工开,这些都是时间和成本。蛋月烧的出现,对一些想走捷径的厂家来说确实省事儿多了。 当然也不是说蛋月烧本身有什么不好,毕竟它也是一种糕点,肯定也有人喜欢吃这种蛋糕口感的点心。只是把它跟月饼混在一起卖,利用大家过中秋送礼的习惯,卖出远高于它本身价值的价钱,这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以后再买月饼礼盒送人的话,可能真的要多看一眼包装上的小字了。
要不是桃李面包的事情闹大了,我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我也是前阵子才听说的,我一个
时间次元壁
2025-09-13 00:01: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