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卡塔尔宣布了 9月13日,匈牙利、卢旺达、印尼三国领导人抵达卡塔尔多哈

天山雾雨 2025-09-13 17:18:26

就在刚刚 卡塔尔宣布了 9月13日,匈牙利、卢旺达、印尼三国领导人抵达卡塔尔多哈,他们将与卡方就以色列9日对多哈的袭击事件进行商讨! 这事儿显然不小——三国领导人齐聚多哈,桌上摆的正是9日以色列空袭多哈的议题。 中东本来就不安生,卡塔尔之前一直顶着压力调解巴以冲突,好不容易快理出点头绪,这一炸,自己成了风暴中心。 短短几分钟,以色列把“暗杀”升级成了对主权国家的直接冲击,也彻底将卡塔尔逼到了对立面。 一、国际舆论瞬间倒向多哈 联合国安理会11日紧急召开会议,中国代表傅聪当面斥责以方“破坏和平、践踏主权”;欧盟对外行动署当天也发声明,用“不可接受”定性这次空袭,还首次提及“制裁选项”。 短短48小时里,沙特、阿联酋、约旦、阿曼、伊拉克五国元首先后飞抵多哈,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更是撂下一句“集体安全不再只是口号”。就连远在大西洋的巴西、德国、瑞士都加入谴责行列,一向力挺以色列的印度外交部,也公开表示“对事态升级深感担忧”。 二、以色列为何甘冒众怒? 对于这次袭击的动机,内塔尼亚胡9日晚在美使馆活动上给出了说法:“恐怖分子豁免时代结束”。 军方随后补充,当时目标人物正主持讨论美方最新停火案——以方担心方案一旦签署,会冻结以军在北加沙的清剿节奏,便选择先下手为强。 更深一层的考量是,以方情报圈判断,卡塔尔2024年液化天然气收入将再创新高,腰包鼓了,调停底气自然更足;若能借“炸馆”逼其退出谈判,加沙战事的主导权就能完全回到以色列手中。 这件事上美国的态度就有点微妙。白宫匿名官员向半岛电视台承认“事先知情”,却强调“未参与决策”。 一边要保住驻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里面驻有1.1万美军),一边又要避免国会山问责“放任盟友”,最终只能选择“两不站”——既没谴责卡塔尔庇护哈马斯,也没为以色列站台,只笼统呼吁“各方克制”。这种模糊立场被海湾国家视作“默许”,地区的反以情绪,正进一步向反美方向外溢。 从后续动向看,以色列大概率会布下“三步棋”: 1. 军事上,把跨境袭击常态化——以军已在塞浦路斯完成城市战演练,模拟目标就是多哈西湾的高层住宅,明摆着暗示下次可能派直升机突击队跨境抓人; 2. 外交上,打“伊朗牌”解套——以方已放出风声,称被炸建筑内发现“圣城旅加密电台”,想把“侵犯主权”包装成“先发制人反恐”,争取欧美在法律层面的认同; 3. 能源上,用“航线牌”施压——以海军日前宣布加强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护航巡逻,表面是防胡塞武装,实则在提醒卡塔尔:北田气田的液化天然气船若保险费率飙升,亚洲买家最先会找多哈要说法。 短期看,以色列确实通过“炸馆”打断了哈马斯与华盛顿的即时对话,加沙前线的压力减了不少; 中长期来看,它把卡塔尔从“中立调解人”彻底推向“受害当事方”,海湾集体安全机制被激活,欧洲的制裁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也被绑在“要么管盟友、要么丢基地”的两难里。 一旦多哈宣布中断调停,允许本地区国家在其领土部署联合防空系统,以色列北部将同时面对伊朗—叙利亚—黎巴嫩—海湾组成的“弧形拦截带”,战略纵深反而会更窄。

0 阅读:547

猜你喜欢

天山雾雨

天山雾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