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又忍不住开炮了!洪秀柱批评马英九:口口声声说“两岸和平”,却从来不说“统一”,搞得人心惶惶,玩弄“太极”战术! 首先得明确,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刻在历史里、写在法律上的铁事实,不管是谁,玩任何模糊统一、回避统一的把戏,本质上都是在绕圈子,算不得真的为两岸和平着想。 就说马英九提的“不统、不独、不武”,听着好像挺中立,想在中间找平衡,可细琢磨就有意思了,“不独”是该做的,毕竟搞“台独”就是砸两岸同胞的饭碗,可“不统”算怎么回事? 合着和平就只能停在“不统”的阶段,把“统一”当成个可有可无的选项,这不是明摆着给两岸关系画了个圈,不让往最终的归宿走嘛 之前马英九任内,确实有过两岸交流热络的时候,比如开通两岸直航,那时候不少台湾同胞周末就能坐个飞机来大陆吃碗热干面、逛个外滩,经贸往来也热闹,2015年两岸贸易额还突破了1.1万亿人民币,大陆一直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这些实惠都是靠着“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才有的。 可问题是,他一边拿着这些交流成果说自己维护了和平,一边却把“统一”藏着掖着,从来不敢明明白白说“两岸要走向统一”。 再看洪秀柱批评的“玩弄太极战术”,还真没说错,比如之前台湾地区搞一些所谓的“两岸交流”活动,马英九阵营的人总爱强调“民间交流”“经济合作”,可一涉及到政治层面的统一议题,就开始打哈哈。 有次台湾的工商团体去大陆谈合作,回来后马英九团队只宣传签了多少订单,却绝口不提这些合作的根本前提是“一个中国”,更别说把这些合作和“走向统一”挂钩了。 反观洪秀柱,她之前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时候,就敢直接喊出“两岸同属一中,终将走向统一”,哪怕当时有不少反对声音,也没含糊过。 就拿两岸文化交流来说,洪秀柱推动的“中华传统文化论坛”,每次都明确说要通过文化认同促进两岸心灵契合,最终为统一打基础; 可马英九时期搞的一些文化活动,总爱把“中华文化”和“台湾文化”刻意拆分开来,美其名曰“保留台湾特色”,其实就是在悄悄弱化两岸同根同源的统一根基,这不就是洪秀柱说的“搞得人心惶惶”? 有数据统计,马英九任内,台湾地区发布的涉及两岸关系的官方报告里,“统一”一词出现的频率不到“和平”一词的十分之一,反而“维持现状”这个词出现了两百多次。 这就好比你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家庭”,结果通篇都在说“我要和家人好好相处”,却从来不说“我要维护这个家的完整”,这不就是避重就轻嘛。 再看现实里的影响,这些年台湾年轻人里出现的“天然独”倾向,虽然主要是民进党“去中国化”教育的锅,但马英九时期回避统一的态度,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个调查显示,2010年到2016年,台湾18到24岁的年轻人里,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从34%降到了18%,而认为“两岸终将统一”的比例也从42%降到了29%。 这背后固然有很多原因,但马英九作为当时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从来没有主动站出来给年轻人讲清楚“统一是两岸的必然归宿”,反而总在“不统”的框架里打转,让年轻人觉得“好像不统一也没什么”,这种模糊态度,不就是洪秀柱说的“搞得人心惶惶”? 毕竟年轻人是未来,要是连他们都觉得“统一”是个遥远的、可选项,那两岸和平的根基怎么可能稳固? 再说,大陆这边一直都很明确,和平统一是我们的一贯方针,但和平统一的前提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必须明确走向统一的方向。 就像这些年大陆出台的“31条惠台措施”“26条措施”,都是实实在在让台湾同胞享受和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比如台湾同胞可以在大陆考公务员、评职称,这些政策的目的,就是让台湾同胞感受到“两岸一家人”,为统一打下民意基础。 可马英九一边享受着大陆给出的这些便利,一边却不配合推动统一进程,反而把“统一”当成个“潜在选项” 还有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的时候,马英九支持的候选人,在竞选纲领里还是提“维持现状”“不统不独”,压根没把“统一”作为核心目标,结果最后选情也不理想。 这其实也说明,台湾同胞心里是有数的,光说和平不聊统一,就像建房子只打地基不盖房顶,终究是不牢靠的。 洪秀柱之所以忍不住开炮,就是因为她看透了这种“太极战术”的本质——表面上维护和平,实际上是在拖延统一,而拖延来的和平,根本经不起风浪。 毕竟“台独”势力一天不除,外部势力一天不停止干涉,两岸关系就始终有风险,只有明确了统一的目标,把和平和统一绑在一起,才能真正让两岸同胞安心,才能让两岸关系走在正确的路上。 要是总像马英九那样,把“统一”藏着掖着,就算短期内能维持表面的平静,可长远来看,只会让两岸之间的认知差距越来越大,反而给和平埋下隐患,这才是最该警惕的地方。
洪秀柱又忍不住开炮了!洪秀柱批评马英九:口口声声说“两岸和平”,却从来不说“统一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9-13 19:24:10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