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八年,军机处大臣变成了六个,大家都吓坏了,因为,从军机处设立开始,只要大臣人

帝王八卦 2025-09-14 03:44:41

光绪八年,军机处大臣变成了六个,大家都吓坏了,因为,从军机处设立开始,只要大臣人数满了六人,必有一人会倒霉,这下又会是谁呢? 军机处是雍正皇帝创立的,雍正七年,西北战事吃紧,军报往来频繁,为了提高决策效率、避免军务延误,雍正下令设立 “军机处”。 首批入选的军机大臣是怡亲王胤祥、张廷玉、鄂尔泰等六人,全都是当时朝堂上的重臣。可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 “群星荟萃” 的开局,却成了日后 “六人魔咒”的开端 。 先看胤祥,作为雍正的弟弟,他对朝廷事务堪称 “拼命三郎”,常常为了处理奏折熬夜到天明,连饭都顾不上吃。长期的过度操劳让他的身体早早垮掉,年仅44岁就病死了,成了六人组里第一个 “倒下” 的人。 鄂尔泰生前虽权倾朝野,可他死后家族遭到清算,一辈子的功绩化为乌有。 张廷玉的遭遇则更显委屈,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雍正对他很信任,可到了乾隆这里,对他是百般的看不顺眼。 那时军机处的值房里,五张椅子始终整齐排列,仿佛一道无形的 “安全屏障”。谁要是敢提议增加人数,恭亲王立马会沉下脸,眼神里满是警告。 有一次,户部尚书不知深浅,递上奏折想推荐人进军机处,恭亲王连奏折都没拆开,直接扔了回去,吓得户部从此再不敢提这事儿。 可到了光绪朝,这份好不容易维持的平衡,却接二连三地被打破。 光绪二年,朝廷突然下旨,把侍郎景廉调入军机处。这道旨意一下,恭亲王精心维持的五人团队变成了六人组。 起初,大臣们还嘴硬,觉得 “满六必劫” 只是传言,可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狠狠一击。 不久后,军机大臣文祥突然咳血不止,宫里的太医轮番诊治,却始终查不出病因,几天之后文祥就病死了。 光绪五年,军机处再次凑齐六人,这次遭殃的是沈桂芬。 沈桂芬平时身体好得像头牛,连小病都很少得,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却让他很快就离世了。 在这些遭遇中,左宗棠的经历格外耐人寻味。 光绪七年,左宗棠凭借收复新疆的赫赫战功,被调入军机处,军机处人数再次达到六人。 左宗棠向来性格刚直、天不怕地不怕,刚进军机处时还拍着桌子说:“我连新疆都能收回来,还怕这一把椅子?” 可没过多久,左宗棠就觉得不对劲 , 自从进了军机处,他每天晚上都在值房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总像压着块石头。 无奈之下,左宗棠找了个 “军机处氛围沉闷,愿前往两江任职” 的借口,主动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真正让 “六人劫” 闹得满城风雨的,是光绪八年的那次人事变动。 这一年,军机大臣王文韶退休,朝廷竟一下子调了两个人进军机处 , 一个是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另一个是出身名门的潘祖荫。 这两人刚入职时,还满心欢喜地以为踏入了权力核心,能大干一场,可他们没注意到,军机处里的老臣们看到人数再次凑齐六人时,脸色全都变了,私下里纷纷议论:“这下糟了,又要出事了,这是把之前的教训都忘了吗?” 果然,没过几个月,潘祖荫的父亲突然去世,他不得不因父丧解除了军机大臣的职务。 光绪十年,军机处经历了一次大换血,五位新大臣刚上任没多久,朝廷又塞进来两个人,人数再次达到六人。 这次倒霉的是东阁大学士阎敬铭。他性格耿直,有一次当着慈禧太后的面说 “军费不足,不该铺张浪费”,直接惹恼了慈禧。 慈禧当场指着阎敬铭的鼻子怒骂,吓得阎敬铭连夜写了辞职信,谎称自己病重,要回乡养病。虽然保住了性命,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敢踏进紫禁城一步。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只是巧合,哪有什么 “六人劫”? 可仔细算算就知道,光绪朝先后四次出现六人组,结果二人病死,一人解职、一人辞官,这样的 “概率” 实在太高。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