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万卖掉一张造车牌照,现在值2000亿。
心疼到跺脚。
当年山东莱阳那家厂子,账上实在没钱,领导一合计:这破资质留着也是烫手山芋,干脆170万甩给浙江吉利。
签字盖章那天,财务室还松了口气,觉得甩掉包袱。
谁能想到,国家后来把造车门槛一关,民营车企想拿资质比登天还难。
吉利就靠着这张早买的“门票”,一路干到年销200万辆,市值飙到2000亿。
而莱阳原厂早破产,地皮成了小仓库,老员工路过只剩一声叹息:当年要是咬牙再撑撑,也许……
说白了,就是眼光差。
厂子把未来当废铁,吉利把废铁当未来。
这种事不是孤例,早年有人把深圳小渔村的地皮低价卖了,后来房价起飞;有人嫌新能源补贴麻烦,错过风口。
共同点:只盯眼前那点钱。
普通人没牌照可卖,但道理通用。
看见新东西,先别急着笑“不靠谱”,多问自己一句:这玩意儿五年后还值钱吗?
别等邻居换车换房,才拍大腿。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