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统的徐恩曾被撤职后,无事可干的他改经商卖黄豆,囤了30万斤黄豆后,

玉尘飞啊 2025-09-16 13:37:07

1945年,中统的徐恩曾被撤职后,无事可干的他改经商卖黄豆,囤了30万斤黄豆后,黄豆价格却大跌,妻子提议:“何不把黄豆磨成豆腐卖?”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话一下子点醒了徐恩曾,他原本是国民党中统副局长,权力大得能定人生死,却在这一年突然被蒋介石一纸手令撤了职,还被批了“永不录用”。 那时候他坐在重庆的仓库门口,对着堆积如山的黄豆发愣,黄豆是他掏光积蓄又借钱囤的,本来想趁着战后物资紧俏赚一笔,谁知道市场价格一路暴跌,豆子堆在仓库里生虫发霉,再卖不出去就得血本无归。 徐恩曾可不是一般人。他背后有CC系的陈果夫、陈立夫撑腰,在中统干了十五年,从情报科长爬到副局长,经手过太多秘密任务,比如押送中共叛徒顾顺章。 但1944年之后,蒋介石对他越来越不满。先是中央党部出了“总裁独裁,中正不正”的标语案,徐恩曾查了半天没结果。 后来在重要会议上,蒋介石问起解放区情况,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反倒军统的戴笠准备充分、对答如流。 戴笠早就想搞垮他了,军统和中统明争暗斗多年,戴笠趁机向蒋介石密报,说徐恩曾利用交通部次长的职务捞钱、截留银行款项、家人还在成都放高利贷搞走私,甚至连前妻都卷入买凶杀人的丑闻。 更麻烦的是,徐恩曾新娶的妻子费侠曾是中共叛徒,陈立夫早就提醒过“这女人不好管”。蒋介石最恨手下借权谋私,一怒之下就把他所有职务都免了。 撤职之后,徐恩曾不甘心闲着。他仗着以前攒下的老本,盯上黄豆生意,一口气囤了三十万斤。 可他习惯了特权思维,以为囤货就能操控市场,根本没料到抗战胜利后运输恢复,各地黄豆大量涌入,价格崩盘。 眼看豆子快烂在仓库,妻子费侠轻描淡写一句“磨成豆腐卖”,才让他恍然醒悟。东西卖不掉,就得加工升级找活路。 他立马行动,租磨坊、买设备、请师傅,挂出“清白豆腐坊”的招牌。旧日人脉这时派上用场,中统、军统的机关食堂都来订货,连戴笠都打电话要订五百斤豆腐。 豆腐生意居然盘活了积压的黄豆,最后不仅没亏,还小赚一笔。重庆报纸把这个转型当趣闻报,标题写着“徐氏豆腐坊今日开张”。 徐恩曾却自嘲说,当年戴笠骂他“中统的情报还不如豆腐坊账目清楚”,如今倒真成了豆腐匠。 豆腐坊救急之后,徐恩曾又野心膨胀。他带着家人跑去上海,靠旧关系住洋房、开公司,搞过“机械农垦公司”,却因为不懂经营倒了闭;又试过打捞沉船物资,还是赔钱。 最后他盯上航运,找陈果夫的银行贷款,花重金买货轮“台安号”,靠着旧部打点,避开军队征用,偷偷跑运输,甚至走私汽油、钢材这些紧俏货,赚得盆满钵满。 但他终究逃不过权力思维的束缚,做生意还想着垄断压价、搞关系打压对手,结果豆腐定价太高没人买,降价又被同行骂恶性竞争。 轮船公司后来被指“通共”查封,内战节节败退,后来他只好卖船换金条,逃去台湾。晚年他住在台湾别墅养花遛狗,常念叨“亏是常事,不赔是福”,直到1985年去世。 徐恩曾的大起大落,说穿了就是特权人物掉进现实市场的困局。 他搞情报时靠权力和控制,做生意却需要顺应供需和创新,但他转不过这个弯,总想用旧规则玩新游戏。黄豆变豆腐虽然暂解危机,却改不了他思维的老底子。 这个故事放今天照样让人反思,太多人在一个领域成功后,就以为能通吃所有行业,结果官员退休经商败光老本、明星投资血本无归,本质都是掉进同样的陷阱。 真正的能力,是懂得在不同游戏里快速学习新规则,而不是抱着过去不肯放。 徐恩曾的黄豆就像人生困境的隐喻,看似死路一条,但只要肯转换思路,加工升级、另找方向,总有生机。 豆子能变豆腐、豆芽、豆浆,人也能在绝境中摸索新活法。关键别被过去的身份绑死,敢放下身段,从头开始。 信息来源: 人民网—《徐恩曾因军统“揭发”而下台》 北京时间—《档案》20170823戴笠斗垮徐恩曾

0 阅读:2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