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李奇微为了切断志愿军后路,派出了精锐——187空降团,在志愿军后方空降了两个连的特种兵,可不料,却遇上唐满洋率领的饿了三天的一个排。 在朝鲜半岛的崇山峻岭间,美军伞兵从天而降,带着切断志愿军补给的阴谋。志愿军战士们饥肠辘辘,却斗志不减。这场后方遭遇,会不会让整个战役翻盘? 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得难解难分。1951年春天,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从4月22日开始,部队克服补给困难,向南推进,连续突破敌军防线。敌军司令李奇微上任后,看到志愿军补给线长,粮食弹药跟不上,就想利用这点反扑。他命令部队在志愿军推进时,派兵绕到后方,破坏通道,造成前后夹击。 5月中旬,志愿军第63军推进到汉江一线,控制了小理山地区。敌军情报显示,这里防守不算太严密。李奇微就派第187空降团的部分兵力执行任务。这支部队装备好,士兵经验足,曾在3月参加过类似行动。这次,他们选了580.7高地作为落点,投放两个连的特种兵,大概60人左右,打算占住制高点,设机枪阵地,堵志愿军退路。飞机从后方起飞,夜里穿越志愿军防空网,伞兵背着装备跳下,伞在月光下打开,飘向山坡。 志愿军部队那时刚从小理山阵地撤下,连续打仗,补给中断。战士们带弹药有限,粮食缺,三天来就靠野菜和少量干粮顶着。团部侦察员报告,高地有敌伞兵落地,情况紧急。志愿军指挥部马上布置,566团3连代理连长唐满洋接到命令,带全连40多人立刻行动。唐满洋出身穷苦,早年参加革命,在西北战场上多次近战,积累了不少经验。入朝后,他连队在汉江战斗中,伏击过敌车,缴获过东西。 5月20日那天,战役正激烈,美军空降就是想搅局。李奇微的打算是用伞兵快落地,配合地面部队围住志愿军。伞兵落地后,赶紧集结,挖浅沟,设哨。山风大,树影晃,他们的设备不断报告位置。志愿军则在山脚藏着,等机会。整个战场气氛紧张,双方都在暗中较劲。 唐满洋带队在5月20日夜里出发。全连战士饿得不行,步子发飘,但队形整齐。山路弯弯,坡陡,空气凉,江水声远传。炊事员煮了稀粥,每人一碗,勉强垫底。战士们擦武器,检查装备,准备硬拼。 靠近高地,唐满洋派侦察兵先看。他们爬到半坡,前方没影。高地树少,月光亮,不见敌迹。唐满洋让主力跟上,全连分小组,从不同路子上山。 团部情报补上:敌伞兵散在三个相邻山头,互相支援。唐满洋改计划,分两路包抄,他带一组去中央高地。靠近哨位,他们摸近,解决哨兵,冲进洞。洞里敌伞兵刚歇,志愿军开火,敌乱成一锅粥。一敌抓枪回击,志愿军压住,格斗起来。 打着打着,邻山敌察觉,照明弹上天,山头亮堂。俘的十多个敌见志愿军人少,体力差,就喊援军,想反扑。唐满洋下令清除,枪响,俘虏倒,避免更大麻烦。志愿军接着推,冲左山头。敌从掩体射,机枪扫。唐满洋指挥,一组压火,一组绕侧。 侧组到敌后,扔手榴弹,烟尘起。敌乱,部分跑。志愿军追,击中逃敌。主力跟,拿下第三山头。敌靠岩石抵,志愿军清。战斗两小时,枪声稀,志愿军控全线,缴电台弹药。敌尸多,血迹斑。 这场战斗结束,志愿军歼敌伞兵,保住后方,确保第五次战役继续。唐满洋决定虽有议,但从实际出发,护战士,完任务。他事迹鼓舞部队,显志愿军不怕敌、敢胜精神。在战役中,这样的仗多,志愿军用意志败敌,推动形势好转。 第五次战役从4月22日到6月10日,志愿军和人民军打得硬,歼敌8万多,挫敌登陆计划,摆脱被动。新部队经锻炼。敌对中朝力量重估,转防御,接受谈判。战役志愿军减员8.5万,敌我比1:1.038。铁原阻击战,志愿军63军挡敌,换时间建防线。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沉重打击侵略者。志愿军在装备差下,靠意志战术胜。唐满洋故事就是例子,饿三天还歼敌,体现精神。这战争维护和平,教育后人。
1951年5月,李奇微为了切断志愿军后路,派出了精锐——187空降团,在志愿军后
虎虎聊娱乐
2025-09-17 12:36:1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