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美国说“不”!   总统李在明强硬拒签,3500亿美元投资或谈崩。   韩

世界今若在 2025-09-17 14:47:09

韩国对美国说“不”!   总统李在明强硬拒签,3500亿美元投资或谈崩。   韩美关于贸易与投资协议的谈判陷入僵局,韩国总统办公室最近明确表态,拒绝为追求进度而仓促签署协议,坚决维护本国企业核心利益。   韩国原本想把3500亿美元分成两块:一小部分是直接投资进美国工厂或项目,大头其实是贷款、担保这种金融操作,实际上是给韩国企业“打前站”。   美方却不干,特朗普政府坚持要主导投资项目的选择,还强行要求利润分成必须模仿美日协议。   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开始收益要五五分,等韩国企业把本金拿回来以后,美国还要拿大头,九成利润归美国。   这种分法,韩国政府和企业一听就急了,觉得这不是明摆着让韩国当“冤大头”吗?   韩国总统李在明的态度非常明确。   最近在总统府举行的记者会上,他直截了当地说:“如果协议对韩国没有好处,我们就不签。”   而且他还顺带把美国最近对韩国技术工人签证卡得越来越严、甚至突击调查韩国相关企业的事也摆了出来,说这让韩国企业很没安全感。   李在明的原话非常接地气:韩国企业去美国投资,是去赚钱,不是去给美国“送钱”。   其实韩国政府内外的意见也挺一致。   美国这边,特朗普政府态度也是一贯的强硬。美国商务部长直接放话:要么签协议,要么就别想减关税。   但即便如此,韩国政府还是选择了硬顶。   李在明一直对外强调:宁愿谈判拖下去,也绝不牺牲国家和企业根本利益。   现在双方主要卡在几个地方:投资结构怎么定、利润怎么分、融资保障、签证便利等问题都没有解决。   韩国代表团和美方还在不断磋商,但到9月中旬,还是没有突破进展。   这场谈判其实也反映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复杂。   美国这些年不断推动制造业回流,把盟友的高端产业链吸到美国本土。   而韩国既想借力美国市场提升自己,又不想成为被动的“生产基地”。   韩国社会整体上对政府这种“有骨气”的做法还是认可的,普遍觉得不能轻易妥协。   其实,从我国角度来看,韩国这样坚持自主、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做法,值得肯定。   毕竟在全球化合作里,只有平等、互利才有长远的双赢。   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被大国强势逼着签不平等条款。   韩国政府这次说“不”,不光是为了自己企业争取利益,也给其他中小经济体做了个榜样。   目前来看,双方谈判还在继续,但协议啥时候能签、能不能签,韩国政府给出的答复很简单:没有时间表,一切以实际利益为准。   美方依然在用高关税和市场准入这两招施压,韩国则是态度强硬,不肯让步。   短期内协议能不能落地,大家都不敢说。   韩国总统府发言人也多次公开表示,“没有损害核心利益的协议,才可能签字”,否则一切免谈。   总之,这场韩美贸易投资“拉锯战”还在继续。   韩国这次没让步,既是现实考量,也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未来怎么走,就看双方后续能不能找到真正平衡点。   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韩国这次不愿妥协,已经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一个焦点。   后续进展还得看各自的谈判智慧和底气,具体结果只能等官方进一步消息了。   参考:被日本害惨了,美韩贸易谈判快“归零”——直新闻

0 阅读:207

猜你喜欢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