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北抗联中唯一一个南方人,不同于杨靖宇和赵尚志被叛徒背叛,他是抗联三杰中唯一

地缘历史 2025-09-18 09:44:15

他是东北抗联中唯一一个南方人,不同于杨靖宇和赵尚志被叛徒背叛,他是抗联三杰中唯一活下来的,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他在东北苦苦支撑14年,1955年,他却并没有参与授衔,他就是抗联创始人之一的周保中将军。   1955年,授衔那天,许多老战士泪流满面,军功赫赫的将军们一个个被请上台。   可有一个人,却怎么都没被喊到名字。他坐在台下,默默无言。   没人知道,他曾在东北坚持了14年抗战,是抗联三杰中唯一活下来的。   他叫周保中,云南人。这事听着有点反常,东北抗联,怎么会有南方人?   可他不仅是抗联的创始人之一,还是后期的主心骨。   从“九一八”开始,活到了日军投降,他硬是撑过了整整14年。   说白了,他是顶着枪口活下来的。可活着的代价,也不轻。   时间得拉回到1932年,那时他刚从苏联回来,手里连把像样的枪都没有,就在黑龙江一带拉队伍。   结果才下火车没多久,就被自卫军当成日本间谍,五花大绑,差点命都没了。   可他硬是靠一张嘴,把自己从绳子里忽悠成了“总参议”,硬生生把一条命讲了回来。   这事听着像段子,但是真事。从那之后,他就一步步把散兵游勇整合起来,成立了反日武装。   先是“绥宁反日同盟军”,再到“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最后成了抗联的三大主力之一。   他当时的头衔是二路军总指挥,是跟赵尚志、杨靖宇并列的“三杰”之一。   可问题来了,杨靖宇和赵尚志,最后都死了,而且死得很惨。   一个被叛徒出卖,孤身一人战死雪地。另一个被围剿,打到最后开枪自尽。   可周保中不一样,他活下来了。但不是因为他躲,而是因为他撑。   撑到抗联最难的那几年,每天都是在雪地里走,没吃没穿,冻伤、饥饿、伤病,什么都得扛。   他曾在战斗中腹部中弹,肠子流出来了,他自己塞回去,继续打。   后来实在撑不住了,带着残部退到苏联,接受整训。   那时候,抗联几乎断了联系,很多人以为他已经死了。   可他没死,他在苏联远东军88旅当旅长,一边训练,一边派小分队回东北打游击。   等到1945年,苏联红军反攻东北,他又带着队伍杀了回来。   这一仗,他打得漂亮。配合苏军,打下了好几个重要城市,也让抗联的旗帜再次插满东北。   这时候,很多人才想起了这个“南方人”,他是怎么从一个滇军小兵,一步步走到抗联的总指挥的?   其实他早在1924年就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当时北伐打得火热,他在国民革命军里干得风生水起。   当过营长、团长、副师长,战斗经验一大堆。   可1927年,他却突然加入了共产党,还是在白色恐怖最厉害的那年。   说句实话,这一步走得很险。他后来身份暴露,被通缉,只能跑去苏联避风头。   临走那天,周恩来亲自给他办了护照,化名“周保中”,意思是“保卫中华”。   从那以后,他就不再叫奚李元。   再说回东北。抗战结束后,他没躺功劳簿上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解放战争里。   从长春到通化,从东满到佳木斯,三年时间,他带兵打了800多仗,歼敌4万多人。   有场战斗,国民党第七军被他策反了整整一个师。   还有一次,他打下长春,直接把谈判桌上的局势给扭了。   他不仅会打仗,还会谈判、会策反、会整合队伍。可就是这么一个人,1955年军衔评定时却没有他的名字。   不是没人提,他的战友、老部下都替他说话。   可组织上给出的答复很简单:周保中已经转入地方工作,不再评定军衔。   这不是不认可他。而是他的位置,已经不需要军衔来证明什么。   其实在那之前,他已经担任了云南省副主席,还当过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政法委员会主任。   后来又调到重庆,当了民政部部长。   他的政绩、军功,早就写在历史里了,不需要一颗星来装饰。   毛主席在1949年见他时当面夸他:“你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一句话,胜过一切头衔。   晚年,他身体不好,经常住院。可他还是坚持写回忆录,想把东北抗联的历史留下来。   1964年,他因心脏病在北京去世,年仅62岁。   那一天,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就是那个在东北雪地里坚持了14年的人,是那个从白族贫农家庭一步步走上抗联指挥席的人,是那个没有军衔、却被称作“民族英雄”的人。   他活着,替杨靖宇和赵尚志把故事讲完了。   这世上,有的人用牺牲写历史,有的人用坚持写信仰。周保中,是后者。

0 阅读:0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