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欧美的福利是这么来的!当中国造不出核磁仪必须依赖进口时,飞利浦敢卖3千万,但

轩叔观察 2025-09-18 12:23:23

原来欧美的福利是这么来的!当中国造不出核磁仪必须依赖进口时,飞利浦敢卖3千万,但2023年中国研发出来后,飞利浦问,293万要不要?[无辜笑] 长期以来,飞利浦、西门子、GE这三家国际巨头控制着全球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它们掌握着核心技术,在没有有效竞争的情况下,拥有绝对的定价主导权。 以3。0T磁共振设备为例,进口产品的售价通常在两三千万元,这个价格构成中,超导磁体作为最昂贵的核心部件,大约占据整机成本的一半。 即便如此设备的实际制造成本与最终售价之间仍存在巨大空间,多出来的部分,主要来源于技术垄断带来的超额定价能力。 除了设备本身的高价,后续的维护成本同样不菲,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配件更换和技术服务的费用往往让医院承受巨大压力。 这种商业模式的影响远不止于医疗行业,跨国企业通过技术优势获得的丰厚利润,最终会通过税收等渠道支撑起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 法国每年将约三分之一的GDP用于社会福利支出,瑞典等北欧国家的福利水平同样位居世界前列,这些高福利制度的资金基础,部分来自于本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盈利能力。 联影医疗等国内企业在高场强磁共振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三个能够独立生产高端磁共振设备的国家。 技术突破直接带来了价格竞争,在福建省的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中,1.5T磁共振设备的中标价格已经控制在300万元以内,苏州朗润的产品甚至报出了293万元的价格。 国产设备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价格上,联影医疗推出的5T磁共振系统实现了超高场强下的全身临床成像,在某些技术指标上已经超越了国际同行。 面对来自中国企业的挑战,传统的国际巨头也开始调整策略,飞利浦等公司不再坚持过去的高价路线,开始主动参与价格竞争,市场格局正在重新洗牌。 类似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医疗设备领域,在芯片制造、工业软件、精密测量仪器等多个高科技行业,技术垄断导致的价格扭曲现象依然存在。 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远超正常水平的利润率,这种不对等的技术地位最终会转化为经济利益的不平衡分配。 并且中国在高铁、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核电等多个领域都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随着更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类似核磁共振设备的价格变化可能会在其他行业重现。 技术自主不仅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也直接关系到普通消费者的实际利益,当技术壁垒被打破,受益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整个社会。 从数千万到几百万,核磁共振设备价格的变化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它清楚地显示了技术竞争对市场价格的直接影响。 这种变化的意义超越了单纯的商业竞争,它意味着更多医院能够负担得起先进的医疗设备,也意味着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网友们议论纷纷: “以前总觉得进口的啥都好,贵有贵的道理,现在一看真是智商税啊!这利润也太吓人了,直接从三千万降到三百万,这之前得多赚我们多少钱?” “真是解气!咱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太给力了,这就是为什么必须搞自主研发,不然永远被人掐着脖子,还帮别人数钱。” “不说别的,就希望国产设备争气,把质量和稳定性搞上去,以后医院采购成本降了,检查费也能跟着降点吧?这才是老百姓真正能享受到的福利。” “看来不光是我们行业这样,原来医疗设备也是,核心技术不掌握,就得天天看人脸色,高价买、高价修,太真实了。” “所以说欧美的福利那么好,背后真的有代价,某种程度上是全球在买单。我们发展起来了,也能让世界更公平一点。” 除了核磁共振,你还经历过或者知道哪些领域,因为咱们中国技术突破了,国外产品价格就突然“大跳水”的? 官方信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0 阅读:79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