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中国人觉得自己国家不够强 一群老兄弟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皓月清风下 2025-09-18 18:22:39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觉得自己国家不够强 一群老兄弟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无意中聊起一个话题:为什么只有中国人觉得中国还不够强大呀?这仅仅是民族自卑感作祟?应该没这么简单,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多说了几句。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信息环境、文化心理、国际比较和历史背景等多个维度。因为相较“老外”,许多中国人对本国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感知不那么强烈,或者持更加谨慎、甚至批判的态度。 首先就是信息环境的差异:内外“信息差”和“滤镜”。 对内的宣传基调: 国内的官方媒体在报道国家发展时,始终坚持“居安思危”、“谦虚谨慎”的基调。这种叙事方式旨在凝聚人心、避免自满,每个时代的兴起似乎都有这么一波浪潮,但是说多了,也能让公众觉得“我们还不够强,问题还很多”,所以成就什么的莫名被淡化了。 反之就是对外的形象: 中国在国际上积极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一带一路”、国际维和、全球基建等方式不可避免展示出超强的实力。而同时,西方媒体和政客出于各种目的又刻意推波助澜的“夸大”,创造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就给老外们造成一种列强是中国的强烈印象。 这两边默契的一配合,国内外老百姓就都关在“信息茧房”里了。中国人日常看到的是国内的内部批评;而外国人看到的是中国最光鲜的一面,甚至和中国人对中国的归属感同一级别。 其次,文化心理与历史记忆。 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遭受列强欺凌的历史印象太深刻了,简直深深地刻骨子里。这种“落后就要挨打”的潜意识使得整个国民都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即使今天强大了,这种历史记忆也使得大家倾向于保持低调和警惕,而非张扬自信。 然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低调才是王道,而炫耀实力被视为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一般都没好果子吃。这与西方文化中强调自由,强调个人表现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压力激增,人们会高度关注房价、教育、医疗、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这些真切的压力让人们更容易看到“不满意”的一面,忽视了中国在国际维度上的“满意”的一面。相反,外国人反而更容易从一个宏观的、客观的视角看到中国的情况从而做出评价。 最后,国家治理的角度还是精打细算的,强调外部环境的严峻性,就像一位严格的政委,这样的好处还是很多: 一则维持社会稳定,避免因自满情绪而滋生不必要的社会波动。 二来凝聚民心,外部压力巨大,我们必须团结奋斗,来增强内部凝聚力。 三呢,西服依然虎视眈眈,至少老美的目光从没移开过,争取发展空间,继续在国际上扮演“发展中国家”角色,还是能获得更多利益和更宽松的国际环境,实际利益要放在首要。 所以最后,大家觉得并不是中国人不知道中国有多强,而是年轻网民和外国人所感知到的“中国”几乎是两边倒,而年长的国人呢,又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毕竟这些年的发展大家心里也有数,生活压力是大,但质量不也一直在走高吗?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皓月清风下

皓月清风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