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维谷!李嘉诚港口交易遭中美“双空窗”,千亿算盘卡死地缘变局

古木过去 2025-09-19 10:44:20

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他当作耳旁风,而本该促成签约的美国,也在关键时刻消失,这时才发现玩脱了,却已经为时已晚! 其实李嘉诚这些年早就习惯了资产大转移,原本在香港和内地赚得不少,后来看到国际市场机会,又将重心转到欧洲和美国,英国的电信、欧洲的能源,他都插了手。 这次他觉得港口资产已经没什么增长空间了,正好趁高价甩出去,盘盘新现金。但他没想到,局势和以前大不一样。 中国媒体多次发声,反复警告这笔买卖背后可能会有大问题,甚至连官方都格外关注,但李嘉诚全盘当作耳旁风,觉得自己能掌控大局。可实际上,这些港口不是说卖就能卖的东西。 贝莱德明明不是缺钱,但面对美国政府复杂的审查程序,他们不仅拖延迟迟没有行动,还一再表示要考虑风险。美国对于这类跟中国沾边的资产非常警惕,不是有钱就能稳稳接盘。 巴拿马运河位置特殊,牵涉太多国家利益。更何况巴拿马本地政府和居民,对外资收购态度也没那么友好,港口背后牵涉的就业和主权问题让当地人本能反感。 这一连串阻力,让原本以为可以顺利脱身的李嘉诚完全陷入了两难。中国没挡着,美国也没主动接手,就这样卡在中间,既赚不到钱也甩不掉压力。 港口日常运营费用高,时间拖得越久,对长和集团就是越沉重的负担。原本想靠精明避险,如今却落得进退两难。 其实这样的局面,不只跟李嘉诚有关。放眼全球,各大国都已经在关键节点上布局,不敢把命脉交到外人手上。 中国这些年在海外布局自家港口,希腊、巴基斯坦、甚至北极,他们都已提前行动,就是怕有朝一日被别人卡住脖子。 相比之下,李嘉诚还是按老路子算账,没想到地缘和政策已经成了眼前障碍,只看经济账早不够用了。 这次港口交易卡壳,也给所有做生意的人上了一课。国际大环境风向变了,钱固然重要,但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许多曾经简单的操作现在都变得复杂起来。 商人想靠灵活腾挪争取最大利益,结果却可能踢到铁板。政策收紧、民族意识提高,各国审查越来越严,连老牌资本家都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路线。 这事儿发展到现在,给外界最直观的感受并不是李嘉诚一家的失意,而是国际大环境带来的震动。做生意不再单靠聪明和手法,必须学会顺应时代和政策潮流。 不管李嘉诚最终选择是继续扛着还是强行甩手,最重要的教训已经摆在眼前:全靠算计没有用,只有跟着大势走,才能保住老本。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