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方一谈完,美国财长当着全球向欧洲喊出一句话,欧盟各国集体懵了 这位有着多年对冲基金操盘经验的财政高官,在布鲁塞尔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一众欧洲记者,抛出了一个让全场哗然的条件:"美方不会单方面因为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俄罗斯加征新关税,除非欧盟各国率先以这个理由对华征收高关税。" 熟悉贝森特风格的人都知道,这位从索罗斯基金走出来的财长向来不按常理出牌。早在今年年初,他就曾逼迫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如今这套"盟友先上"的策略又用到了欧洲身上。 而此时距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带着那份被欧洲媒体痛批为"屈辱"的贸易协议回国还不到两个月,当时协议签订现场那张照片至今仍让欧洲人耿耿于怀——所有美国官员都笑容满面竖起大拇指,唯有欧盟贸易总司司长魏扬德眉头紧锁,仿佛已经预见了后续的麻烦。 贝森特的表态绝非随口说说。根据7月签订的欧美贸易协议,欧盟已经做出了巨大让步:不仅取消了对美国工业产品的全部关税,还承诺到2028年前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和核能产品,外加4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芯片。 可换来的却是美国对欧盟汽车、药品等主要出口商品15%的关税,以及如今这个更棘手的附加条件。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席卡夫拉特最近公开炮轰:"刚签完协议就变脸,这样的盟友谁还敢信?" 更让欧洲人窝火的是,贝森特把俄罗斯石油和对华关税这两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硬绑在一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美国想借欧洲之手打压中国,自己却不愿承担与俄罗斯彻底撕破脸的风险。 要知道,欧盟目前仍有30%的石油依赖俄罗斯进口,虽然一直在推进能源转型,但短期内根本无法完全摆脱。而中国则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8000亿欧元,德国汽车、法国航空等支柱产业都指着中国市场吃饭。 贝森特这招可谓精准打到了欧洲的"七寸"。欧洲政策中心的分析师沃尔夫・福克曼直言:"这就像逼一个人同时打两场架,而且对手都是不能得罪的主。"如果欧盟顺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首先受伤的就是德国大众、宝马这些在中国有巨大投资的企业,法国的空客也会面临失去中国订单的风险。 可要是不听美国的,贝森特已经放出话来,美国可能对欧盟商品加征更高关税,甚至不排除在乌克兰问题上撤梯子——毕竟特朗普政府一直对援乌态度摇摆不定。 能源安全更是悬在欧洲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按照那份饱受争议的贸易协议,欧盟已经承诺大幅增加美国能源进口,但现实是今年冬天的取暖用油还得靠俄罗斯。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私下承认,目前德国战略石油储备中有45%来自俄罗斯,贸然切断供应后果不堪设想。这种两难处境让欧盟各国在布鲁塞尔紧急召开的闭门会议上吵成一团,东欧国家害怕得罪美国影响安全保障,法德等国则担心经济受损,直到散会都没拿出统一立场。 贝森特的这次发难,实际上暴露了美欧联盟早已暗流涌动的裂痕。这位财长一直推行的"3-3-3"方略——3%GDP增长、3%赤字率、每天增产300万桶石油,本质上就是要让盟友为美国的经济目标买单。 欧盟虽然在军事上依赖北约,但在经济利益面前显然不愿轻易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已经公开要求冯德莱恩重新谈判贸易协议,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私下表示"不能再对美国言听计从"。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贝森特对欧洲施压的同时,他本人今年已经多次与中方举行经贸会谈。从2月的视频通话到7月的斯德哥尔摩会谈,美方一边对华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又希望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这种矛盾的态度让欧洲看得心惊胆战。 眼下的欧洲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迷茫。放弃俄罗斯石油意味着能源成本飙升,对华加征关税则会打击本土产业,可不听美国的又怕失去安全保障。 这种进退维谷的处境,其实是欧洲多年来在防务和能源上过度依赖美国的必然结果。就像欧洲政策中心指出的,那份不平等的贸易协议已经敲响警钟,如果不能尽快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未来只会面临更多这样的"城下之盟"。 贝森特的话音刚落,布鲁塞尔的秋意已经带着寒意。欧盟各国代表们在会后的走廊里脸色凝重地交头接耳,却拿不出任何应对之策。这场由美国财长挑起的风波,不仅让欧洲再次沦为国际舆论的笑柄,更让跨大西洋联盟的裂痕变得肉眼可见。
和中方一谈完,美国财长当着全球向欧洲喊出一句话,欧盟各国集体懵了 这位有着多年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19 11:50: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