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负责人张忠谋嘲讽:大陆虽坐拥100万亿,可连一块高端芯片都造不出来!美媒紧

青橘小罐 2025-09-19 12:42:08

台积电负责人张忠谋嘲讽:大陆虽坐拥100万亿,可连一块高端芯片都造不出来!美媒紧接着嘲讽:中国人才本就是为我们培养的,硅谷里有千千万万名北大清华学子在为我们效力!   这俩一唱一和,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可仔细琢磨琢磨,全是站不住脚的话。   大陆经济体量大是事实,100 万亿的 GDP 背后是庞大的市场和产业基础,但高端芯片制造难也是行业里公认的事儿。   要知道,高端芯片制造是个技术密度、资金密度都极高的领域,全球能真正玩转的也就那么几家企业,台积电能有今天的地位,也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结果。   大陆半导体行业真正发力追赶也就这几年,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全产业链都在补短板,虽说高端芯片还没完全突破。   但中低端芯片已经能实现自主供应,而且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也有了突破,比如中芯国际已经能生产 14 纳米芯片,这要是放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   张忠谋只看到了现在的差距,却没看到大陆半导体行业的增速和潜力,这种只看眼前的嘲讽,本身就有点片面。   再看美媒那番 “人才为美国培养” 的论调,更是荒唐,硅谷里确实有不少来自中国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乏北大清华的毕业生。   他们去美国深造、工作,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可要说这些人才就是 “为美国培养的”,那就太霸道了。   这些人才身上带着中国教育打下的基础,他们在硅谷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很多人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中国,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出力。   而且这些年,随着大陆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薪资待遇、研发条件都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开始回流。   美媒只看到人才在硅谷工作的表象,却忽视了人才流动的双向性,更看不到中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这种短视的嘲讽,说到底就是不愿承认中国半导体行业在人才储备上的进步。   当初台积电决定去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投资几百亿美元,号称要建 “全球最先进的晶圆厂”,美国那边也承诺给大额补贴,看起来是笔双赢的买卖。   可开工之后,麻烦就接二连三找上门。   先是工人罢工,因为美国当地工人觉得薪资待遇没达到预期,而且台积电带来的台湾籍员工和当地员工之间还存在文化、工作习惯上的冲突,导致工厂建设进度一再拖延。   然后是技术转移的问题,美国一直想让台积电把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转移到美国本土,可台积电心里清楚,核心技术是自己的立身之本。   一旦转移出去,很可能会失去竞争优势,所以在技术转移上一直很谨慎,这又让美国方面很不满。   更麻烦的是,美国政府要求台积电提交芯片生产数据,说是为了 “保障供应链安全”,可这数据里包含了台积电的商业机密,一旦交出去,相当于把自己的底牌亮给了美国,台积电陷入了两难境地。   现在的台积电,就像骑在虎背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当初的美国梦,如今满是焦虑和不确定性。   半导体行业早就不是单纯的商业领域,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的战略产业,这些年,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打压。   目的就是想把中国排除在全球高端半导体产业链之外,可美国忘了,中国从来不是那种会轻易被压垮的国家,越是被打压,越能激发斗志。 现在的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虽然还在追赶阶段,但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潜力,这些进步可能看起来不够快,但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从追赶者变成引领者,到时候,那些曾经的嘲讽,都会变成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敬佩。   信源:中国网教育——2025-09-13——《台积电张忠谋叫嚣:“中国14亿人连个小芯片都造不出来,天才都躲在娘胎里吗?”》

0 阅读:72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